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

被引:4
作者
张洁 [1 ]
李同昇 [2 ]
王武科 [2 ]
机构
[1]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仿真模拟; 渭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941.3 [系统动力学];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71101 ; 040203 ;
摘要
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例,以水资源利用为主线,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Venple软件,选取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种方案对该系统进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数理模型比较,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模拟更能够反映出流域系统的非线性、高阶次和反馈性的特征,可以较好的模拟流域水资源、污染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对4种情形下建立的不同模式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模型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同时水资源和经济的矛盾会急剧恶化;缺水反馈模式和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是对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的完善;调水调控模式将区外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和资源压力,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最接近实际,也是目前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进行调控最可取的方案。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时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的统筹发展,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可能对区域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178 / 11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D]. 俞勇军.南京师范大学. 2004
[12]  
系统动力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王其藩编著, 1988
[13]   滇池流域可持续发展投入产出系统动力学模型 [J].
李林红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08) :89-94
[14]   区域水资源量的估算及预测分析——以南京地区为例 [J].
张永勤 ;
缪启龙 ;
何毓意 ;
彭补拙 .
地理科学, 2001, (05) :457-462
[15]   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预警方法研究 [J].
王慧敏 ;
刘新仁 ;
徐立中 ;
不详 .
系统工程 , 2001, (03) :61-68
[16]   二元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 [J].
惠泱河 ;
蒋晓辉 ;
黄强 ;
薛小杰 .
地理研究, 2001, (02) :191-198
[17]   区域发展规划的人地系统动力学基础 [J].
方创琳 .
地学前缘, 2000, (S2) :5-10
[18]   流域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 [J].
王慧敏 ;
徐立中 .
水科学进展, 2000, (02) :165-172
[19]   基于GIS-SD的大连湾水污染时空模拟与调控策略研究 [J].
裴相斌 ;
赵冬至 .
遥感学报, 2000, (02) :118-124
[20]   不完备信息条件下流域环境系统规划方法研究 [J].
郭怀成 ;
徐云麟 ;
邹锐 ;
刘磊 .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04) :42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