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黄土丘陵区藓结皮人工培养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26
作者:
陈彦芹
[1
,2
]
赵允格
[1
,3
]
冉茂勇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西藏农牧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藓结皮;
接种方法;
接种量;
培养温度;
土壤含水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陕北黄土丘陵区自然发育的藓结皮为繁殖材料,通过室内人工培养研究了藓类植物孢子繁殖法(孢子法)、植物碎片营养繁殖(断茎法)以及生物结皮团块粉碎(碎皮法)接种等不同方法对藓结皮形成发育的影响,并对不同培养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藓结皮生长发育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相同培养条件下,碎皮法接种有利于藓结皮盖度的形成,在20℃、光照5 230 lx、光周期12 h/d条件下,经80 d培养,藓结皮盖度、密度分别达到76%和59株/cm2,且显著高于其他方法.(2)不同的接种量对藓结皮形成发育影响显著,采用碎皮法,接种量在500~750 g/m2水平下藓结皮的盖度和藓类植物的密度生长较高.(3)温度显著影响藓结皮的形成和发育,在试验条件下,17℃有利于藓结皮盖度、藓类植株密度和株高的生长.(4)土壤含水量只有>60%田间持水量时才有藓结皮形成,当土壤含水量达到超饱和含水量,并在近地面处有水汽存在时则更有利于藓结皮的形成和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586 / 59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