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藓结皮人工培养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26
作者
陈彦芹 [1 ,2 ]
赵允格 [1 ,3 ]
冉茂勇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西藏农牧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藓结皮; 接种方法; 接种量; 培养温度; 土壤含水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陕北黄土丘陵区自然发育的藓结皮为繁殖材料,通过室内人工培养研究了藓类植物孢子繁殖法(孢子法)、植物碎片营养繁殖(断茎法)以及生物结皮团块粉碎(碎皮法)接种等不同方法对藓结皮形成发育的影响,并对不同培养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藓结皮生长发育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相同培养条件下,碎皮法接种有利于藓结皮盖度的形成,在20℃、光照5 230 lx、光周期12 h/d条件下,经80 d培养,藓结皮盖度、密度分别达到76%和59株/cm2,且显著高于其他方法.(2)不同的接种量对藓结皮形成发育影响显著,采用碎皮法,接种量在500~750 g/m2水平下藓结皮的盖度和藓类植物的密度生长较高.(3)温度显著影响藓结皮的形成和发育,在试验条件下,17℃有利于藓结皮盖度、藓类植株密度和株高的生长.(4)土壤含水量只有>60%田间持水量时才有藓结皮形成,当土壤含水量达到超饱和含水量,并在近地面处有水汽存在时则更有利于藓结皮的形成和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586 / 5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土壤种子库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J].
白文娟 ;
焦菊英 ;
张振国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4) :65-71
[2]   黄土丘陵区藓结皮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随发育年限的变化 [J].
赵允格 ;
徐冯楠 ;
许明祥 .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06) :1228-1232
[3]   黄土高原侵蚀区生物结皮的人工培育及其水土保持效应 [J].
肖波 ;
赵允格 ;
邵明安 .
草地学报, 2008, (01) :28-33
[4]   沙漠生物结皮国内研究现状 [J].
闫德仁 ;
薛英英 ;
赵春光 .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7, (03) :28-32+38
[5]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生物结皮理化性状初报 [J].
赵允格 ;
许明祥 ;
王全九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8) :1429-1434
[6]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绿藻研究 [J].
赵建成 ;
张丙昌 ;
张元明 .
干旱区研究, 2006, (02) :189-194
[7]   不同沙埋深度对刺叶墙藓植株碎片生长的影响 [J].
聂华丽 ;
吴楠 ;
梁少民 ;
王红玲 ;
张元明 .
干旱区研究, 2006, (01) :66-70
[8]   腾格里沙漠固定沙丘藓类植物结皮层的自然恢复及人工培养试验研究 [J].
田桂泉 ;
白学良 ;
徐杰 ;
王先道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1) :164-169
[9]   干旱区微小生物结皮中藻类研究的新进展 [J].
胡春香 ;
张德禄 ;
刘永定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8) :9-13
[10]   沙坡头地区固定沙丘结皮层藓类植物的繁殖和生长特性研究 [J].
白学良 ;
王瑶 ;
徐杰 ;
李新荣 ;
张景光 .
中国沙漠, 2003, (02) :73-7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