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被引:20
作者
刘定惠
杨永春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消费; 节能减排; 经济规模; 甘肃;
D O I
10.13866/j.azr.2012.03.001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研究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特征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有助于提高节能减排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应用LMDI分解方法,综合分析经济产出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等因素变化对甘肃省1995-2009年各部门终端能源碳排放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是甘肃省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各产业部门中,工业的快速发展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拉动者,其次是交通邮电和仓储运输业、农业。人口规模扩大和产业结构调整是碳排放增长的次要拉动者。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能源强度下降和能源结构变化。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减排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10 / 5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上海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解析 [J].
朱聆 ;
张真 .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01) :20-26
[2]   江苏省碳排放现状及因素分解实证分析 [J].
赵欣 ;
龙如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7) :25-30
[3]   1997年至2007年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机理研究 [J].
刘春兰 ;
陈操操 ;
陈群 ;
朱世龙 ;
王海华 ;
李铮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235-241
[4]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中国CO排放量变化——基于LMDI方法的分解分析 [J].
王俊松 ;
贺灿飞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0, (01) :18-23
[5]   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 [J].
胡初枝 ;
黄贤金 ;
钟太洋 ;
谭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38-42
[6]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7]  
甘肃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甘肃年鉴编委会编, 1997
[8]   A survey of 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J].
Ang, BW ;
Zhang, FQ .
ENERGY, 2000, 25 (12) :1149-1176
[9]   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 [J].
Ang, BW ;
Zhang, FQ ;
Choi, KH .
ENERGY, 1998, 23 (06) :489-495
[10]  
2005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