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参与制度建构

被引:17
作者
龙献忠 [1 ,2 ]
周晶 [1 ]
机构
[1]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湖南文理学院党政办公室
关键词
大学治理; 现代化; 社会参与; 制度建构;
D O I
10.13236/j.cnki.jshe.2018.07.007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制度是推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性因素,明确社会参与制度建构在推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功能定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参与的现实困境,可以从制度层面找出具体成因。因此,需要从培育国家制度能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教育评价机制、建立社会问责机制以及建构决策性董事会制度等方面入手,激发社会主体有效参与,以提升其参与大学治理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信息公开清单”合规性分析——基于2014—2015年数据的比较 [J].
肖丹 ;
张旭 .
现代教育管理, 2017, (03) :71-78
[2]   教育中介组织参与公共教育治理:功用、困境及路径 [J].
李子彦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 (03) :44-49
[3]   社会参与大学治理——基于高校内部的视角 [J].
丁月牙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8) :71-76
[4]   大学治理的社会参与:中国情境及其实现 [J].
郝永林 .
大学教育科学 , 2014, (03) :29-36
[5]   决策同心圆:关于规范大学“党政关系”的一个建议 [J].
朱光磊 ;
于洋 .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3, (Z1) :12-17
[6]   以公共参与推动社会问责: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经验 [J].
黄冬娅 .
政治学研究, 2012, (06) :99-107
[7]   中国语境下非政府性教育中介组织研究 [J].
于海峰 ;
曹海军 ;
孙艳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 (04) :73-78+91
[8]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J].
龚维斌 .
行政管理改革, 2010, (04) :37-41
[9]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 [J].
贾生华 ;
陈宏辉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05) :13-18
[10]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N]. 中国教育报. 2010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