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期播种的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Zea mays)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112
作者
马树庆 [1 ]
王琪 [2 ]
罗新兰 [3 ]
机构
[1] 吉林省气象台
[2]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3] 沈阳农业大学
关键词
玉米; 分期播种试验; 生长和产量; 气候变化;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在东北地区中部开展玉米(Zea mays)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玉米出苗速度、生长发育速度、灌浆过程、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进而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在水分基本适宜的条件下,东北地区气候变暖导致玉米生长季气温升高、积温增加,使玉米生长发育和灌浆速度加快,生物量增加,从而提高单产。但气候变暖的同时,气候变干会限制热量资源的利用,将缩短玉米灌浆时间,降低灌浆速率,使千粒重下降,从而造成明显减产,而且减产幅度明显大于温度升高的增产幅度。在水分条件基本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未来夏半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是有利的,偏晚熟玉米品种比例可以适当扩大,东北玉米带可以向北部和东部扩展,单产和总产都会增加;但如果水分得不到满足,气候的暖干化趋势会使东北地区的中、西部玉米主产区的农业干旱变得更加严重且频繁,造成产量下降和不稳定,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而更应加强农业干旱的综合防御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2131 / 21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气候变暖的适应行为与黑龙江省夏季低温冷害的变化 [J].
方修琦 ;
王媛 ;
朱晓禧 .
地理研究, 2005, (05) :664-672
[2]   土壤水分胁迫对玉米形态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白莉萍 ;
隋方功 ;
孙朝晖 ;
葛体达 ;
吕银燕 ;
周广胜 .
生态学报, 2004, (07) :1556-1560
[3]   中国北方地区40年来湿润指数和气候干湿带界线的变化 [J].
王菱 ;
谢贤群 ;
李运生 ;
唐登银 .
地理研究, 2004, (01) :45-54
[4]   近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农业生产水热条件影响的研究 [J].
王石立 ;
庄立伟 ;
王馥棠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2) :152-164
[5]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新认识——IPCC第三次气候评价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概要 [J].
高峰 ;
孙成权 ;
曲建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3) :442-445
[6]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地区水热条件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吴金栋 ;
王石立 ;
张建敏 .
资源科学, 2000, (06) :36-42
[7]   全球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春玉米生长的可能影响 [J].
尚宗波 .
植物学报, 2000, (03) :300-305
[8]   气候变化对东北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适应性对策 [J].
马树庆 .
气象学报, 1996, (04) :484-492
[9]   关于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的几点看法 [J].
张厚瑄 .
中国农业气象, 1992, (03) :20-23
[10]   气候变暖可能对东北三省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J].
毕伯钧 .
应用生态学报, 1991, (04) :33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