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北东沿海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制约

被引:221
作者
邱检生
肖娥
胡建
徐夕生
蒋少涌
李真
机构
[1]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高分异Ⅰ型花岗岩; 锆石 U-Pb 定年; Nd-Hf 同位素组成; 岩石成因; 福建北东沿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以福建北东沿海的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四个岩体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据此探讨了岩体的成因。锆石 LA-ICP-MS U-Pb 定年结果表明,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岩体的成岩年龄分别为96.1±2.7Ma、93.1±2.4Ma、91.5±1.5Ma 和93.8±1.8Ma,指示它们均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这些岩体的组成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条纹长石,并含有一定量斜长石(<15%),铁镁矿物主要为少量黑云母,未出现碱性铁镁矿物,副矿物组合中普遍出现榍石而未见铝过饱和矿物。化学组成上表现为高硅、富碱、准铝,贫钙、镁、铁,Rb/Sr 比值高,K/Rb 比值低,富 Cs、Rb、Th、U、Pb,贫 Ba、Sr、P、Ti、Eu。岩石的FeO*/MgO 比值较低(=3.44~5.04),10~4×Ga/Al 比值和 Zr+Nb+Ce+Y 含量均低于 A 型花岗岩的下限值,其锆石饱和温度也较低(730~779℃),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这些岩体应属高分异的Ⅰ型花岗岩。四个岩体的 Nd同位素组成较均一(εNd(t)=-4.2~-5.5),而锆石 Hf 同位素则具较大的变化范围(εHf(t)=-11.6~4.5),εHf(t)值散布于正值与负值之间,变化幅度可达10个εHf单位以上,指示岩体的形成存在不同来源物质的贡献。岩石的形成极可能经历了壳幔物质在源区混合形成原始岩浆,随后这一壳幔混源岩浆又经高程度分异演化的二阶段成岩过程,而并非起源于幔源岩浆底侵形成的初生地壳与古老基底地壳混合的地壳原岩的部分熔融。
引用
收藏
页码:2468 / 248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岩浆混合作用:来自岩石包体的证据 [J].
王德滋 ;
谢磊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1) :16-21
[2]   浙江瑶坑碱性花岗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与构造指示意义 [J].
肖娥 ;
邱检生 ;
徐夕生 ;
蒋少涌 ;
胡建 ;
李真 .
岩石学报, 2007, (06) :1431-1440
[3]   花岗岩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 [J].
吴福元 ;
李献华 ;
杨进辉 ;
郑永飞 .
岩石学报, 2007, (06) :1217-1238
[4]   桂东南大容山-十万大山S型花岗岩带的成因: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制约 [J].
祁昌实 ;
邓希光 ;
李武显 ;
李献华 ;
杨岳衡 ;
谢烈文 .
岩石学报, 2007, (02) :403-412
[5]  
Genesis of zircon and its constraints on interpretation of U-Pb age[J]. WU Yuanbao & ZHENG Yongfei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Wu Yuanbao(e-mail: ybwu @ustc.edu.c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4(15)
[6]   岩石样品中微量元素的高分辨率等离子质谱分析 [J].
高剑峰 ;
陆建军 ;
赖鸣远 ;
林雨萍 ;
濮巍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844-850
[7]   Crust evolution in Southeast China: evidence from Nd model ages of granitoids [J].
沈渭洲 ;
凌洪飞 ;
李武显 ;
王德滋 .
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 2000, (01) :36-49
[8]   中国东南地壳增长与Nd同位素模式年龄 [J].
陈江峰 ;
郭新生 ;
汤加富 ;
周泰禧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6) :7-16
[9]   平潭和漳州深成杂岩中斜长石捕虏晶与岩浆混合作用 [J].
李武显 ;
董传万 ;
周新民 .
岩石学报, 1999, (02) :127-131
[10]   浙江新昌早白垩世复合岩流中的岩浆混合作用 [J].
周金城,张海进,俞云文 .
岩石学报, 1994, (03) :23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