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建构与土地制度变迁——写在《物权法》讨论通过之际

被引:25
作者
徐勇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物权法》; 现代国家; 土地制度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1 [土地制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由近年来《物权法》中土地权属问题的热烈讨论而引起,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土地制度变迁。现代国家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的双重性。“土地归公”遵循的是民族—国家的逻辑,它为建构统一的主权、强大的中央权威和对乡土社会的渗透提供了基础。但是,民族—国家的持续性合法基础来自于国民认同。随着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构,农民获得土地权益的要求愈益强烈。从家庭经营到《物权法》的“地权属民”原则,是民主—国家建构的逻辑,也是现代国家建构中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达到相对均衡的产物,它可以建构起农民对国家的制度化认同。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 [J].
徐勇 .
东南学术, 2006, (04) :18-27
[2]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3]  
毛泽东选集.[M].毛泽东 著.人民出版社.199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1974,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