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制造业真实能源强度变化的主导因素——基于LMDI分解法的分析
被引:1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若娟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班班
[
2
]
机构
: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来源
:
经济管理
|
2011年
/ 33卷
/ 10期
关键词
:
能源强度;
LMDI分解法;
技术效应;
结构效应;
D O I
:
10.19616/j.cnki.bmj.2011.10.006
中图分类号
: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0701 ;
070104 ;
摘要
:
本文采用综合能源消费与增加值真实值的比值作为能源强度的指标,针对中国制造业1994~2009年间能源强度的变动,运用LMDI分解法对其主要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技术效应是这段时期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变化的主导因素,贡献度达到80%以上。并且,对于大部分制造业行业来说,技术效应是造成行业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因。同时,结构效应对能源强度的下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此外,通过采用分行业价格指数对各个行业的增加值数据进行调整,结果表明,制造业能源强度的下降幅度更大,并且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研究——要素禀赋的分析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军
;
仲伟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仲伟周
.
产业经济研究,
2009,
(06)
:44
-51
[2]
我国能源强度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陕西和广东为例
[J].
李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李国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洋
.
人文地理,
2009,
24
(05)
:61
-65
[3]
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因素分解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66
-74
[4]
基于SDA的结构效应对能源强度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施凤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春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红燕
.
企业经济,
2008,
(02)
:99
-101
[5]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主导效应分析——一项基于指数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师博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12)
:24
-28
[6]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瑞
;
丁日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丁日佳
.
中国矿业,
2007,
(02)
:31
-34
[7]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基于AWD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勇
;
李廉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廉水
.
产业经济研究,
2006,
(04)
:68
-74
[8]
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智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一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英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4,
(01)
:1
-6+52
[9]
1997~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J].
胡少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胡少维
.
中国软科学,
1997,
(12)
:72
-79
[10]
1994—199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J]. 凌涛,徐燕,纪敏.金融研究. 1995(01)
←
1
2
→
共 14 条
[1]
中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研究——要素禀赋的分析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军
;
仲伟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仲伟周
.
产业经济研究,
2009,
(06)
:44
-51
[2]
我国能源强度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陕西和广东为例
[J].
李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李国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洋
.
人文地理,
2009,
24
(05)
:61
-65
[3]
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因素分解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66
-74
[4]
基于SDA的结构效应对能源强度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施凤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春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红燕
.
企业经济,
2008,
(02)
:99
-101
[5]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主导效应分析——一项基于指数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师博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12)
:24
-28
[6]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瑞
;
丁日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丁日佳
.
中国矿业,
2007,
(02)
:31
-34
[7]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基于AWD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勇
;
李廉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廉水
.
产业经济研究,
2006,
(04)
:68
-74
[8]
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智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一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英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4,
(01)
:1
-6+52
[9]
1997~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J].
胡少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胡少维
.
中国软科学,
1997,
(12)
:72
-79
[10]
1994—199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J]. 凌涛,徐燕,纪敏.金融研究. 1995(0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