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演化

被引:62
作者
蔺宏斌 [1 ,2 ]
侯明才 [1 ]
陈洪德 [1 ]
董桂玉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三叠统; 延长组; 沉积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野外剖面观察、岩心描述及测井、测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的类型、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深入讨论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体系垂向上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河流三角洲、湖泊和湖泊浊积扇六大类沉积体系。长8期湖盆开始形成,主要发育神木-乌审旗、安塞和正宁-合水等三角洲沉积体系;长7期湖盆进一步扩展,三角洲规模萎缩;长6期湖水大面积退缩,三角洲前缘连片,面积最大,东北三角洲前缘已推进至吴旗-甘泉一线,西南缘推进至华池-庆阳一带;长4+5期以浅湖亚相为主;长3、长2期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长1期湖盆继续萎缩至消亡,局部出现沼泽环境。盆地沉积体系的演化,在纵向上构成了五套储盖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674 / 6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盆中部长6厚层砂体成因分析 [J].
惠潇 ;
张海峰 ;
张东阳 ;
路霖 .
中国地质, 2008, (03) :482-488
[2]   姬塬地区长3—长4+5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J].
石雪峰 ;
杜海峰 .
岩性油气藏, 2008, (01) :59-63
[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的沉积体系与物源方向 [J].
罗静兰 ;
李忠兴 ;
史成恩 ;
李建 ;
韩永林 ;
王海宏 ;
李进步 ;
王成玉 .
地质通报, 2008, (01) :101-111
[4]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延长组物源分析 [J].
曹红霞 ;
李文厚 ;
何卫军 ;
陈全红 ;
肖丽 ;
冯娟萍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7, (06) :14-17
[5]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耿湾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特征 [J].
李君文 ;
田景春 ;
陈洪德 ;
肖玲 .
新疆地质, 2006, (04) :437-440
[6]  
沉积岩石学.[M].冯增昭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7]  
中国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和演化.[M].朱夏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