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网围养蟹效应及养殖模式优化

被引:19
作者
何俊 [1 ,2 ]
谷孝鸿 [1 ]
刘国锋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东太湖; 网围养蟹; 效应; 优化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6.16 [淡水蟹的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通过2007年3月至12月对东太湖三个不同养殖密度和规模网围养蟹区养殖状况与环境的比较研究,分析不同养殖方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对湖泊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太湖人工投饵单养河蟹的养殖方式,会造成水体氮磷营养盐累积,对水体造成污染.选取的A、B、C三个养殖区每产出1kg河蟹造成湖区氮累积量分别为0.24kg、0.33kg和0.30kg;磷累积量为0.043kg、0.059kg和0.051kg.比较各养殖区环境状况、经济效益以及河蟹生长规格,认为东太湖实施河蟹优化养殖的适宜密度和单个网围面积为6000只/hm2和2.33hm2左右,但是目前东太湖养殖方式仍需要改进.针对东太湖养殖面积过大和布局不合理现状,认为东太湖网围养蟹面积应控制在3165.2hm2以下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523 / 5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河蟹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试验 [J].
徐加涛 ;
徐国成 ;
凌山凤 .
齐鲁渔业, 2007, (09) :19-21
[2]   从溶解氧含量变化分析博斯腾湖水质现状 [J].
马锦 ;
张珉 .
干旱环境监测, 2007, (02) :92-96
[3]   东太湖河蟹围网生态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J].
吴伟 ;
吴婷婷 ;
何杰 ;
范立民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2) :140-146
[4]   不同养殖水体溶解氧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比较 [J].
郑盛华 ;
王宪 ;
邱海源 .
海洋环境科学, 2007, (01) :49-52
[5]   太湖渔业发展及区域设置与功能定位 [J].
谷孝鸿 ;
白秀玲 ;
江南 ;
范成新 ;
程建新 ;
吴林坤 ;
曹萍 ;
王晓蓉 .
生态学报, 2006, (07) :2247-2254
[6]   东太湖网围“轮种轮养”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J].
陆骞书 ;
施炜纲 ;
刘凯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6, (02) :117-121
[7]   东太湖水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J].
白秀玲 ;
谷孝鸿 ;
杨龙元 .
湖泊科学, 2006, (01) :91-96
[8]  
东太湖渔业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对策[J]. 谷孝鸿,王晓蓉,胡维平.上海环境科学. 2003(10)
[9]  
东太湖渔业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对策[J]. 谷孝鸿,王晓蓉,胡维平.上海环境科学. 2003 (10)
[10]   恢复东湖水生生态系统途径初探 [J].
许均华 ;
陈新蕾 .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3, (03)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