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淮阳地区金成矿地质背景地质条件和成矿作用

被引:11
作者
徐贵忠,边千韬,王艺芬,齐进英,高浩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安徽,磨子潭-桐城深断裂,火山岩,金矿,成矿条件;
D O I
10.13686/j.cnki.dzyzy.1994.03.009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安徽北淮阳地区位于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北坡,其南北分别以磨子潭-桐城深断裂和金寨-舒城深断裂为界,向东被郯-庐断裂带截切。区内晚侏罗世火山岩带中发育一系列金矿床(点),可划分为浅成侵入热液型、次火山热液型和火山热液型三类金矿床。火山岩带基底为古元古界大别群杂岩和震旦系佛子岭群变质岩系,其原岩为基性火山-沉积岩建造,夹有大量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块,含金丰度较高,为良好的原生矿源层。磨子潭-桐城深断裂对本区的地质构造发展、中生代岩浆作用及金成矿作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本区晓天金矿田三种类型金矿床在垂向上可能具有“三层楼”结构分布特征,这对本区找矿方向将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桐柏—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大地构造演化 [J].
徐贵忠 ;
王艺芬 ;
张稳胜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993, (01) :35-44
[2]   安徽大别山蛇绿岩特征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J].
徐贵忠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9, (02) :165-174
[3]   大别山北麓佛子岭群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J].
徐贵忠 ;
郝杰 .
地质科学, 1988, (02) :97-109
[4]   大别山古缝合线的研究 [J].
谢窦克 ;
郭坤一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3) :16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