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质抗旱性鉴定及生理机理研究

被引:6
作者
郭秀林 [1 ]
刘子会 [1 ]
栗秋生 [2 ]
张文英 [3 ]
谢俊良 [3 ]
栗雨勤 [3 ]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研究所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玉米; 抗旱性; 鉴定; 生理机理; 高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将玉米种子萌发期、苗期及整个生育期相结合,研究了玉米种子耐旱指数(GSI)、不同生理性状和抗旱指数(DRI)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正常条件下叶片水势值较高、胁迫后降低幅度较大以及渗透势较高、胁迫后降低幅度较小的品种,抗旱指数较大;正常条件下水势低、胁迫后降低幅度中等以及胁迫前后渗透势降低幅度较大的品种抗旱指数较低;正常条件下植株POD活性较低、而胁迫后酶活升高幅度较大的品种,抗旱指数较大,而本身酶活较高,胁迫后升高幅度较小的品种,抗旱指数较低;胁迫下升高幅度较小、而本身脯氨酸含量较高的品种,抗旱指数较大;胁迫下升高幅度较大且本身脯氨酸含量较低的品种,抗旱指数一般较小;正常条件下丙二醛(MDA)含量较低的品种,抗旱指数也较大。种子耐旱指数低的品种,抗旱指数也低。综合认为,萌发期种子耐旱指数、苗期叶片水势、渗透势、POD活性与抗旱指数的一致性较高,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次之,从机理上解释了玉米抗旱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夏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 [J].
栗雨勤 ;
张文英 ;
孙世贤 ;
李运朝 ;
马俊永 ;
杨国航 ;
彭海成 .
河北农业科学, 2006, (01) :5-9
[2]   玉米抗旱性的研究进展(综述) [J].
王士谦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3) :76-80
[3]   玉米抗旱品种的筛选指标研究 [J].
黎裕 ;
王天宇 ;
刘成 ;
石云素 ;
宋燕春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 (03) :210-215
[4]   应用生理学方法和分子手段进行玉米抗旱育种 [J].
黎裕 ;
王天宇 ;
石云素 ;
宋艳春 .
玉米科学, 2004, (02) :16-20+25
[5]   玉米苗期抗旱性评定方法探讨 [J].
李壮 ;
许文娟 ;
薛兵东 ;
曹萍 ;
不详 .
玉米科学 , 2004, (02) :73-75+88
[6]   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J].
宋凤斌 ;
徐世昌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1) :132-134
[7]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抗旱生理鉴定中的应用 [J].
赵天宏 ;
沈秀瑛 ;
杨德光 ;
马秀芳 .
辽宁农业科学, 2003, (01) :1-4
[8]   玉米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J].
薛吉全 ;
任建宏 ;
马国胜 ;
路海东 .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0, (02) :21-25
[9]   几个玉米品种抗旱性的直接鉴定 [J].
王黄英 ;
郭还威 ;
罗坤 ;
何雪峰 .
玉米科学, 2000, (01) :40-41
[10]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抗旱鉴定指标的研究 [J].
侯建华,张建华,陈静 .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6, (04)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