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面源污染特征及排放负荷研究——以内江市为例

被引:25
作者
王军霞 [1 ]
罗彬 [2 ]
陈敏敏 [1 ]
解淑艳 [1 ]
唐桂刚 [1 ]
李纳 [2 ]
吴鸿霁 [2 ]
罗晓慧 [3 ]
机构
[1]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2] 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
[3] 内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关键词
城市面源; 污染特征; 排放负荷; 城市下垫面;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4.01.015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城市面源污染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研究城市面源污染特征及排放负荷,为城市面源防治提供借鉴有重要意义。在内江市将城市下垫面按照水文效应和面源污染特性不同划分为屋面,庭院,交通道路,城市水环境四类,每类下垫面中选取一定数量的点进行监测,根据选取的典型点位的监测结果,研究城市面源污染特征及污染物负荷,结果表明:(1)各类下垫面中,交通干道污染质量浓度普遍较高,屋面污染物质量浓度相对较低,交通干道COD、悬浮物、总磷、氨氮、总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15.31 mg·L-1、280.20 mg·L-1、0.35 mg·L-1、2.29 mg·L-1、4.06 mg·L-1;屋面COD、悬浮物、总磷、氨氮、总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5.56 mg·L-1、117.25 mg·L-1、0.13 mg·L-1、2.03 mg·L-1、3.63 mg·L-1。(2)不同材质屋面中,沥青屋面的污染物质量浓度普遍较高,陶瓦屋面的污染物质量浓度相对较低。沥青屋面COD、悬浮物、总磷、氨氮、总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3.4 mg·L-1、56.0 mg·L-1、0.181 mg·L-1、2.529 mg·L-1、5.254 mg·L-1;陶瓦屋面COD、悬浮物、总磷、氨氮、总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0.8 mg·L-1、45.4 mg·L-1、0.106 mg·L-1、2.099 mg·L-1、4.167 mg·L-1。(3)单次降雨COD污染负荷在34.6~73.7 t之间,相当于整个城区城镇生活污水不加处理排放1天;根据3次降雨监测结果估算全年COD、悬浮物、总磷、氨氮、总氮排放量分别为2177.1 t、2778.3 t、3.855 t、41.410 t、69.133 t,城市面源COD污染负荷是城镇生活源的近20%。(4)各类下垫面中,屋面的污染物排放负荷贡献率最大,其次为庭院、交通干道、一般道路、城市水环境,一次典型降雨中,屋面对COD污染负荷的贡献率为30.9%,庭院为28.7%,交通干道为24.7%,一般道路为14.9%,城市水环境仅为0.8%。(5)各类下垫面中,交通干道的初始冲刷效应最明显,其次为一般道路、庭院、屋面。根据分析得出结论:城市面源中COD、悬浮物的污染不容忽视;不同下垫面呈现不同的污染特征,屋面的污染物质量浓度较低,但由于面积贡献率大,污染物负荷贡献率较高,均在25%以上,交通干道、一般道路五类污染物由于质量浓度较高,各污染物负荷贡献率均超过其面积贡献率,可作为城市面源防治的重点;截留和处理城市降雨初期径流对于城市面源污染处理非常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兰州市区地表径流污染初探.[D].张媛.兰州大学.2006, 09
  • [2] 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原理和技术.[M].尹澄清;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 [3] 城市地表径流污染与控制.[M].赵剑强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 [4] 城市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王军霞
    唐桂刚
    罗彬
    李纳
    景立新
    傅德黔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08) : 54 - 58
  • [5] 基于源区监测的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空间分异性研究.[J].李立青;朱仁肖;郭树刚;尹澄清;.环境科学.2010, 12
  • [6] 厦门城市降雨径流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布探讨
    王吉苹
    朱木兰
    [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9, 17 (02) : 57 - 61
  • [7] 我国城市面源污染特征的研究现状
    侯培强
    王效科
    郑飞翔
    周小平
    任玉芬
    佟磊
    [J]. 给水排水, 2009, 45(S1) (S1) : 188 - 193
  • [8] 合流制排水系统降雨径流污染物的特性及来源
    赵磊
    杨逢乐
    王俊松
    谢中伟
    朱永官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8) : 1561 - 1570
  • [9] 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与初始冲刷效应
    常静
    刘敏
    许世远
    侯立军
    王和意
    Ballo Siaka
    [J]. 地理研究, 2006, (06) : 994 - 1002
  • [10] 上海市地表径流污染负荷研究
    张善发
    李田
    高廷耀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21) : 57 -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