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倍体小偃麦与硬粒小麦及其杂种F1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1
作者
孔令让
王洪刚
赵吉平
姜丽君
张德水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2]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泰安
[3] 泰安
[4] 泰安
关键词
八倍体小偃麦; 硬粒小麦; 小孢子发生; 花粉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压片法对八倍体小偃麦与硬粒小麦及其杂种F1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进行了详细的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两亲本八倍体小偃麦和硬粒小麦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是基本正常的,二者结实率也基本正常。[八倍体小偃麦×硬粒小麦]F1小孢子发生过程非常紊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出现较高频率的单价体和多价体,其相对紊乱系数高达0.67;减数分裂晚后期,每个细胞落后染色体平均3.56条;四分体期,每个四分体微核数平均2.82个。在杂种F1花粉发育的每个时期都可产生不同频率的败育花粉。在三细胞成熟花粉期,杂种F1可育花粉百分率为67.36%,基本能够满足传粉受精的需要,但其结实率仅为2.79%,远远低于两亲本结实率。因此杂种F1花粉的败育不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主导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硬粒小麦×普通小麦杂种发育的胚胎学观察 [J].
陈朱希昭 ;
许建新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2) :64-67+96
[2]   甜菜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 [J].
申家恒 ;
李慧蓉 ;
殷华 .
作物学报, 1986, (03) :205-211+217
[3]   普通小麦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Ⅰ.杂种的胚胎发育 [J].
邱崇力 .
作物学报, 1986, (01) :49-56+73
[4]   小麦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J].
陆文棵 ;
郭仲琛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4, (01) :28-33+119
[5]   胚乳发育对棉花种间杂种形成的关键作用 [J].
梁正兰 ;
孙传渭 .
遗传学报, 1982, (06) :447-454+507
[6]   小麦雄配子体的超微结构 Ⅱ.精细胞的形成和发育 [J].
胡适宜 ;
朱澂 ;
徐丽云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1, (02) :85-91+169
[7]   小麦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小孢子发育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J].
胡适宜 ;
王模善 ;
徐丽云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77, (03) :167-17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