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地区对流层中下层臭氧收支

被引:2
作者
彭丽 [1 ]
林云萍 [2 ]
周广强 [1 ]
赵春生 [2 ]
耿福海 [1 ]
机构
[1] 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
[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对流层中下层; 臭氧; 收支分析; 光化学反应; 输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2 [大气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602 ;
摘要
为了揭示我国北方地区对流层中下层臭氧(O3)的形成机理以及周边地区的污染输送对我国北方地区对流层中下层O3收支的影响,在与外场观测数据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全球化学输送模式(MOZART-2)采用收支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对流层中下层O3的各个物理化学过程。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对流层下层O3最重要的来源是光化学生成作用,约占总来源的58.3%(41.5 Tg),光化学生成反应中HO2对于O3生成的贡献最大;最大的汇是干沉降过程,约占总汇的43.2%(26.2 Tg);水平净输送作用对我国北方地区对流层中下层O3收支的影响非常大,在我国北方地区对流层下层,41.6%左右的O3来自水平净输送,随高度增加,水平输送影响增大,我国北方地区对流层中层大约81.5%的O3来自水平净输送。
引用
收藏
页码:665 / 6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北京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 [J].
徐祥德 ;
丁国安 ;
卞林根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815-828
[2]   CAPPS多箱模式中光化学模式的嵌套与城市大气臭氧数值预报 [J].
张恺 ;
徐大海 ;
朱蓉 ;
陈军明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1) :1-12
[3]   北京城区大气边界层空气污染特征观测研究 [J].
丁国安 ;
孟昭阳 ;
于海青 ;
王淑凤 ;
温德永 ;
王晓云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82-91
[4]   西宁夏季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变化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J].
郑向东 ;
周秀骥 ;
秦 瑜 ;
汤 洁 ;
刘奇俊 ;
李维亮 .
气象学报, 2002, (01) :47-52+129
[5]   北京城区冬季空气污染物垂直分布与气象状况的观测分析 [J].
王晓云 ;
潘莉卿 ;
吕伟林 ;
轩春怡 ;
高燕虎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1, (03) :279-286
[6]   拉萨地区1998年夏季臭氧总量及垂直廓线的观测研究 [J].
郑向东 ;
汤洁 ;
李维亮 ;
周秀骥 ;
石广玉 ;
岩阪泰信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0, (02) :173-179
[7]   东北亚地区污染物输送的等熵轨迹分析——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影响 [J].
盛裴轩 ;
毛节泰 .
气象学报, 1997, (05) :77-90
[8]  
长江三角洲低层大气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周秀骥等著, 2004
[9]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ir pollution in Eastern China and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J].
Tie, XX ;
Brasseur, GP ;
Zhao, CS ;
Granier, C ;
Massie, S ;
Qin, Y ;
Wang, PC ;
Wang, GL ;
Yang, PC ;
Richter, A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6, 40 (14) :2607-2625
[10]  
Analysis of carbon monoxide budget in North China[J] . Li Peng,Chunsheng Zhao,Yunping Lin,Xiangdong Zheng,Xuexi Tie,Lo-Yin Chan.Chemosphere . 200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