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断裂冕宁以北晚第四纪地表变形与强震破裂行为

被引:62
作者
冉勇康
陈立春
程建武
宫会玲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安宁河断裂; 晚第四纪; 古地震; 强震破裂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安宁河断裂作为川滇活动地块东边界的主要活动断裂,研究其晚第四纪地表变形和强震破裂行为是认识断裂带乃至川西地区未来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详细地质地貌调查、数字影像分析、全站仪实测、组合探槽开挖和年代测定,对安宁河断裂冕宁以北段几个晚第四纪变形遗迹保存较好的地段进行断错地层地貌序列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新认识:紫马跨和野鸡洞两地点都反映出距今约1634~1811,1030~1050和280~550a左旋位移量在3m左右的强震事件,重复间隔为520~660a;大海子-干海子最年轻的事件应该是公元1536年的地震,其他事件别发生在距今1768~1826,2755~4108和4108~6593a.复发间隔为约1300~1900a.强震活动存在群集现象.安宁河断裂北段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发生强震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43 / 55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中国大陆东部中-弱活动断层潜在地震最大震级评估的震级-频度关系模型
    闻学泽
    徐锡伟
    龙锋
    夏彩芳
    [J]. 地震地质, 2007, (02) : 236 - 253
  • [2] 川西及其邻近地区活动构造基本特征与强震复发模型
    徐锡伟
    张培震
    闻学泽
    秦尊丽
    陈桂华
    朱艾斓
    [J]. 地震地质, 2005, (03) : 446 - 461
  • [3]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J]. 徐锡伟,闻学泽,郑荣章,马文涛,宋方敏,于贵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 [4]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马瑾,甘卫军,闵伟,毛凤英,王琪.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 [5]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邓起东
    张培震
    冉勇康
    杨晓平
    闵伟
    楚全芝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 1020 - 1030+1057
  • [6] 川滇菱形块体主要边界运动模型的GPS数据反演分析
    申重阳
    王琪
    吴云
    游新兆
    甘家思
    杨少敏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3) : 352 - 361
  • [7] 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磨西-冕宁段的滑动速率与强震位错
    周荣军
    何玉林
    杨涛
    何强
    黎小刚
    [J]. 中国地震, 2001, (03) : 25 - 34
  • [8] 四川西部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特征
    闻学泽
    [J]. 地震地质, 2000, (03) : 239 - 249
  • [9] 安宁河断裂带小相岭段古地震的新证据及最晚事件的年代
    闻学泽
    杜平山
    龙德雄
    [J]. 地震地质, 2000, (01) : 1 - 8
  • [10] 大地震重复特征与平均重复间隔的取值问题
    冉勇康
    邓起东
    [J]. 地震地质, 1999, (04) : 316 -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