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湿地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与污染物关系研究

被引:13
作者
聂大刚
王亮
尹澄清
王为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湿地; 土壤酶活性; 脲酶; 磷酸酶; β-葡萄糖苷酶;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08.02.032
中图分类号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选择白洋淀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内部参与有机物质转化的磷酸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来认识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及其在湿地净化污染物过程所发挥的作用。2007年3~7月,在白洋淀芦苇湿地中进行逐月定期采样,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湿地岸边带土壤中磷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自上而下有明显的递减规律,而且β-葡萄糖苷酶活性递减率大于磷酸酶活性,而脲酶活性垂直变化规律不明显;在水平方向,磷酸酶活性能较好地表征湿地土壤的污染和自净能力:酶活性高是对湿地土壤的高污染物浓度及可利用营养物质的积极响应;脲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别与土壤有机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α=0.05,n=18;α=0.05,n=59),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和0.640;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α=0.01,n=23),相关系数为0.597。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湿地系统氮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概述 [J].
王洋 ;
刘景双 ;
孙志高 ;
王金达 ;
张学林 .
湿地科学, 2006, (04) :311-320
[2]   近10a来松嫩平原湿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赵红艳 .
湿地科学 , 2006, (03) :233-240
[3]   湿地根际土壤碳矿化及相关酶活性分异特征(英文) [J].
徐小锋 ;
宋长春 ;
宋霞 ;
宋新山 .
生态环境, 2004, (01) :40-42
[4]   人工湿地基质中土壤酶空间分布及其与水质净化效果之间的相关性 [J].
岳春雷 ;
常杰 ;
葛滢 ;
朱荫湄 .
科技通报, 2004, (02) :112-115
[5]   构建湿地中试系统基质剖面微生物活性的研究 [J].
吴振斌 ;
周巧红 ;
贺锋 ;
成水平 ;
付贵萍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3, (04) :87-91
[6]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酶活性与污水净化效果 [J].
吴振斌 ;
梁威 ;
邱东茹 ;
周巧红 ;
成水平 ;
付贵萍 ;
贺锋 .
生态学报, 2002, (07) :1012-1017
[7]   简介土壤中应用的几种微生物酶 [J].
尹桂豪 .
热带农业科学, 2002, (01) :30-31
[8]   厦门西海域水体中碱性磷酸酶活力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黄邦钦 ;
洪华生 ;
薛雄志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1) :62-68
[9]   白洋淀水陆交错带对陆源营养物质的截留作用初步研究 [J].
尹澄清 ;
兰智文 ;
晏维金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1) :76-80
[10]  
白洋淀志[M]. 中国书店出版社 , 安新县地方志办公室编纂,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