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38
作者
辜美惜 [1 ]
郑雪 [1 ]
邱龙虎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心理; 述评;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10.04.016
中图分类号
B844.1 [儿童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国内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主要围绕两个主题:一是流动给儿童心理带来什么影响;二是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哪些。本文围绕这两个主题对国内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做了回顾和梳理,并总结目前研究所存在的四点不足:第一,忽略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第二,研究取样存在偏差;第三,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第四,缺乏系统研究和理论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910 / 9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J].
侯娟 ;
邹泓 ;
李晓巍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5 (02) :78-85
[2]   初中生农民工子女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 [J].
屈卫国 ;
钟毅平 ;
燕良轼 ;
杨思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06) :589-590+588
[3]   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J].
段成荣 ;
杨舸 .
人口学刊, 2008, (06) :23-31
[4]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 [J].
方晓义 ;
范兴华 ;
刘杨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04) :93-99
[5]   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 [J].
曾守锤 .
中国青年研究, 2008, (09) :37-41
[6]   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J].
王瑞敏 ;
邹泓 .
心理学探新, 2008, (03) :82-87
[7]   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J].
邹泓 ;
刘艳 ;
李晓巍 .
教育科学研究, 2008, (Z1) :49-53
[8]   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 [J].
李小青 ;
邹泓 ;
王瑞敏 ;
窦东徽 .
心理科学, 2008, (04) :909-913
[9]   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行为的关系 [J].
曲可佳 ;
邹泓 ;
李晓巍 .
中国特殊教育, 2008, (07) :50-55
[10]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 [J].
刘杨 ;
方晓义 ;
蔡蓉 ;
吴杨 ;
张耀方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