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汶川大地震灾害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以青川、平武和茂县为例
被引:25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03 [];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利用Landsat-TM/CBERS遥感数据和1∶25万高程数据,分析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前、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为了研究地震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定量对比分析了重灾区青川、平武和茂县主要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特征,计算不同坡度和坡向影响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得出以下结果:(1)地震后造成区域内有林地、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疏林地面积增加。有林地、草地和耕地分别减少了92.09、46.98km2和30.81km2;疏林地增加了98.81km2。(2)研究区自然和耕地生态系统受地震影响明显。通过对3县自然和农田生态系统分析,青川林地、草地和耕地生态影响最严重;平武和茂县也存在不同程度影响。(3)在不同的坡度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在>35°坡度段受地震影响面积变化最大,依次是0~8°、15~25°、8~15°和25~35°坡段。这与震后诱发的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次生灾害,促使大量覆被携带山体、岩石整体或局部的、不规则的运动有关。在不同坡向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在半阴坡坡向受地震影响面积变化最大,其次是半阳坡、阴坡和阳坡;这与区域内不同坡向上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优势度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833 / 58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浅丘带坝区不同坡度下耕地景观格局分析
[J].
王成
;
袁敏
;
魏朝富
;
李阳兵
;
蒋伟
.
生态学杂志,
2007, (09)
:1424-1431

王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袁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魏朝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李阳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蒋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土地勘测规划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印边界附近帕里河上的滑坡灾害遥感调查
[J].
王治华
;
徐起德
;
杨日红
;
齐泽荣
.
科技导报,
2007, (06)
:27-31

王治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徐起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杨日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齐泽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3]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
[J].
张晓明
;
余新晓
;
武思宏
;
张满良
;
李建劳
.
生态学报,
2007, (02)
:414-423

张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满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实验站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李建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实验站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4]
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生态学意义
[J].
张国坤
;
邓伟
;
宋开山
;
刘吉平
;
张力宏
;
李方
.
生态学报,
2006, (09)
:3025-3034

张国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邓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宋开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力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李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5]
基于Landsat TM数据的若尔盖县LUCC时空特征研究
[J].
陈玲
;
王根绪
;
王惠林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2006, (04)
:277-283+26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北京地区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覆盖动态
[J].
吴晓莆
;
唐志尧
;
崔海亭
;
方精云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2)
:239-251

吴晓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唐志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崔海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方精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中国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近期动态分析
[J].
郑丙辉
;
田自强
;
王文杰
;
李子成
.
生态学报,
2004, (05)
:1078-108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田自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王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李子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8]
近15年来长江黄河源区的土地覆被变化
[J].
王根绪
;
丁永建
;
王建
;
刘时银
.
地理学报,
2004, (02)
:163-173

王根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丁永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王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刘时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9]
关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几个问题
[J].
张秋菊
;
傅伯杰
;
陈利顶
.
地理科学,
2003, (03)
:264-270

张秋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高程与坡度对巫山县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影响
[J].
马泽忠
;
周爱霞
;
江晓波
;
周万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107-109+183

马泽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周爱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江晓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周万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