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关系研究

被引:37
作者
孟祥兰
雷茜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物价水平; 货币供应量; 协整; VEC模型;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1.03.007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22 [中国货币]; F726 [物价];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本文采用协整、向量误差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货币供应、物价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物价水平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的负影响明显,在短期内,也存在负面影响,但影响方向不明显;短期内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促进。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促进效应,长期内货币非中性。此外,向量误差模型也表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和物价水平都受到自身滞后期的影响,经济发展具有长期且趋于稳定的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J].
李丹 .
金融经济, 2008, (20) :67-68
[2]   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J].
姚远 .
经济与管理, 2007, (02) :45-49
[3]   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分析 [J].
毛定祥 .
中国软科学, 2006, (06) :46-52
[4]   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协整的实证分析 [J].
刘霖 ;
靳云汇 .
统计研究, 2005, (03) :14-19
[5]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产出、物价预测能力的实证研究 [J].
杨建明 .
南开经济研究, 2003, (01) :8-13
[6]   长期货币中性: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证 [J].
陆军 ;
舒元 .
金融研究, 2002, (06) :32-40
[7]   货币政策中性与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 [J].
黄先开 ;
邓述慧 ;
不详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0, (02) :34-41
[8]  
计量经济分析[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张晓峒著, 2000
[9]  
Applied Time Series—Modellingand Forecasting. Richard Harris,Robert Sollis. Durham University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