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被引:4
作者
李丹
机构
[1]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经济系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协整分析; 格兰杰因果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2 [货币管理和流通];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理论界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怀疑。本文选取1996年至2006年GDP、CPI、M2的季度数据,从相关性的角度,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很强,不能仅仅认为M2不能充分解释这两年的经济现象就否定它作为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6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J].
寇达奇 .
现代商贸工业, 2008, (02) :141-142
[2]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实证分析 [J].
魏巍 ;
刘建国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37-42
[3]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减弱的原因分析 [J].
熊鹏 ;
王飞 .
金融教学与研究 , 2007, (05) :20-22
[4]   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证检验 [J].
吴培新 .
上海金融 , 2007, (09) :35-38
[5]   金融创新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J].
黄淑兰 .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