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热点与展望

被引:42
作者
刘大庆 [1 ]
张莉清 [1 ]
王三保 [2 ]
茅洁 [2 ]
机构
[1] 北京体育大学
[2] 武汉体育学院
关键词
竞技体育; 运动训练学; 专项训练; 优秀运动员; 个体训练; 竞技能力; 时空特征;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13.03.001
中图分类号
G808.1 [运动训练];
学科分类号
040303 ;
摘要
在对运动训练学进行科学化认识的基础上,回顾与总结了运动训练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对竞技体育学、专项训练理论、优秀运动员的个体训练、竞技能力的时空特征与状态监测、运动训练控制、竞技参赛理论等运动训练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地梳理和探讨,对运动训练学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提出在竞技体育的发展机制、训练过程的人文教育、运动训练周期、超量恢复学说、高原训练理论以及体能训练研究等方面开展的不断探索和争论将进一步推进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7 条
[41]   射箭备战重大比赛期训练过程的安排 [J].
郭蓓 .
体育科研, 2007, (01) :32-40
[42]   运动训练学的历史发展及学科建设思考 [J].
肖涛 ;
甄洁 ;
林克明 ;
张振东 .
体育文化导刊, 2006, (11) :67-70
[43]   继承与弘扬马特维也夫教授的运动训练学术思想 [J].
姚颂平 .
体育科学, 2006, (11) :3-6
[44]   优秀运动员所遇竞技信息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J].
许小冬 ;
田麦久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09) :1268-1271
[45]   个案运动训练理论引论 [J].
邓运龙 .
中国体育科技 , 2006, (05) :44-48+111
[46]   运动训练分工及其特征的研究 [J].
周爱国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04) :549-551
[47]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内核——竞技状态“公证” [J].
王卫宁 ;
熊焰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2) :57-60
[48]   我国竞技体育备战2008年奥运会项目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 [J].
裴立新 ;
刘新光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1) :22-25+31
[49]   建立学习型教练员团队的理论分析 [J].
石岩 ;
赵阳 ;
田麦久 .
体育科学, 2006, (01) :6-12
[50]   论运动技术预见 [J].
刘建和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6) :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