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变化分析研究

被引:24
作者
刘远书 [1 ,2 ]
高文文 [3 ,4 ]
侯坤 [2 ]
杨益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政研中心
[3]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4] 中国林业科学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南水北调; 遥感监测; 水源区; 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情况直接关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安全。采用遥感监测技术,根据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2000年和2013年的生态环境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了整个水源区土地覆被、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变化情况,从宏观上评价水源区生态环境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十多年中,水源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农田面积比例明显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减少,水源区生态环境总体上呈趋向变好的态势。随着农村人口向沿江地带城镇集中,在进一步加强山地植被保护的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440 / 4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多时相多源影像的丹江口市土壤侵蚀监测研究.[D].肖辉军.华中农业大学.2007, 02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J].
申怀飞 ;
侯刚 ;
翟书梅 ;
程昌甫 .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41 (06) :167-171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形研究 [J].
杨爱荣 ;
刘雯 ;
蒋国富 .
河南科学, 2011, 29 (04) :457-460
[4]   湖泊水色遥感研究进展 [J].
马荣华 ;
唐军武 ;
段洪涛 ;
潘德炉 .
湖泊科学, 2009, 21 (02) :143-158
[5]   汉江堵河流域地表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J].
顾胜 ;
李思悦 ;
张全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1) :41-46
[6]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植被恢复 [J].
李思悦 ;
张全发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03) :1-4
[7]   基于LandsatTM/ETM+数据提取巢湖悬浮泥沙相对浓度的信息与空间分布变化 [J].
王心源 ;
李文达 ;
严小华 ;
陆应城 ;
周鑫 ;
李祥 ;
夏林益 ;
唐晓光 ;
梅长青 .
湖泊科学, 2007, (03) :255-260
[8]   南水北调工程及其生态安全:优先研究领域 [J].
张全发 ;
苏荣辉 ;
江明喜 ;
李思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7, (02) :217-221
[9]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 [J].
沈泽昊 ;
张全发 ;
岳超 ;
赵俊 ;
胡志伟 ;
吕楠 ;
唐园园 .
地理学报, 2006, (06) :633-644
[10]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J].
窦明 ;
左其亭 ;
胡彩虹 .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 (02)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