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4年中国农村水贫困与农业现代化的时空耦合研究

被引:35
作者
赵雪雁 [1 ]
高志玉 [1 ]
马艳艳 [1 ]
陈欢欢 [1 ]
薛冰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键词:农村水贫困; 农业现代化; 时空耦合;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中国;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8.05.009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F323.2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贫困与农业现代化问题是影响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问题,研究二者的耦合关系有助于促进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建立农村水贫困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农村水贫困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性,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20052014年农村水贫困、农业现代化及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4年中国农村水贫困程度降低14.68%,西部降幅高于东、中部,且农村水贫困程度一直保持"中-西-东"递减态势;(2)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5.50%,西部地区增幅高达26.88%,但始终保持着"东-中-西"阶梯式递减态势;(3)农村水贫困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协调度的区域差异趋于减小,基尼系数降低31.62%,但协调度一直保持着"东-中-西"阶梯式递减趋势;(4)农村水贫困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协调度的冷点区呈收缩态势,热点区呈扩张态势。最后,提出了降低农村水贫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及二者协调性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17 / 7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区域差异:2003-2013 [J].
赵雪雁 ;
王伟军 ;
万文玉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685-698
[2]   中小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池州市为例 [J].
余菲菲 ;
胡文海 ;
荣慧芳 .
地理科学, 2015, 35 (09) :1116-1122
[3]   东北振兴以来吉林省四化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J].
尹鹏 ;
刘继生 ;
陈才 .
地理科学, 2015, 35 (09) :1101-1108
[4]   陕、甘、宁三省(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格局演变及其动因分析 [J].
于正松 ;
李同昇 ;
龙冬平 ;
李献波 ;
孙东琪 .
地理科学, 2014, 34 (04) :411-419
[5]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 [J].
龙冬平 ;
李同昇 ;
苗园园 ;
于正松 .
地理学报, 2014, 69 (02) :213-226
[6]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
李裕瑞 ;
王婧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4, 69 (02) :199-212
[7]   辽宁沿海地区用水效率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J].
盖美 ;
王宇飞 ;
马国栋 ;
郝慧娟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12) :2081-2094
[8]   超大城市“新三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为例 [J].
张旺 ;
周跃云 ;
胡光伟 .
地理科学, 2013, 33 (05) :562-569
[9]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模式选择对重庆的启示——来自美日法三国的经验比较 [J].
黄庆华 ;
姜松 ;
吴卫红 ;
张卫国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4) :102-109
[10]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内在机理与定量分析 [J].
丁志伟 ;
张改素 ;
王发曾 .
地理科学, 2013, 33 (04) :4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