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4 条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
被引:183
作者:
龙冬平
李同昇
苗园园
于正松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空间分异;
类型研究;
地域分异规律;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农业现代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是中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地理学视角,构建指标体系,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分析及类型研究,探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期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稳步推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以"胡焕庸线"为界,划分为"东西两侧",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同时其在"东西两侧"整体上也表现出距"胡焕庸线"距离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在空间上呈现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的分异形态;②从局部层面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东部、西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③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4个分维度指标在地理空间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分异格局,因此,如何打破农业发展的传统模式与路径依赖,将是各级政府与地理学者应关注的现实难题与科学问题;④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可划分为5大类型区,不同类型区应明确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26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