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三峡库区四条支流藻类多样性评价及“水华”防治
被引:7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广杰
况琪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况琪军
胡征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胡征宇
蔡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蔡庆华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6年
/ 03期
关键词
:
三峡库区;
支流;
“水华”;
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
均匀性指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应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对长江4条支流水域的藻类多样性进行了评价.比较了4条支流春、秋两季浮游藻类优势种、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等指标,对三峡蓄水后库区“水华”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4条支流的营养水平均属于中-富营养型,童庄河的水质最差,其次为香溪河和青干河,九畹溪的水质较好.春季硅藻的种类数多,绿藻种类数少;秋季则相反.藻类细胞密度的最高值出现在香溪河(6.036×106个/L),生物量的最高值出现在童庄河(19.997mg/L).2项指标的最低值均出现在九畹溪.在春季,童庄河还出现了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sp.)“水华”,并伴有较大量的小环藻(Cyclotellasp.)和卵形隐藻(Cryptomonasovata).三峡库区的水华属于季节性水华,可通过控制外源污染和增加水体流速来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沈韫芬等著, 1990
[12]
Study on the phytoplankton · in a large reservoir[J] . Xia Yicheng,Kuang Qijun.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1992 (4)
←
1
2
→
共 12 条
[11]
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沈韫芬等著, 1990
[12]
Study on the phytoplankton · in a large reservoir[J] . Xia Yicheng,Kuang Qijun.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1992 (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