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太湖流域产业集聚空间优化

被引:29
作者
赵海霞 [1 ]
王梅 [2 ]
段学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土地利用规划所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水环境容量; 产业集聚; 作用机理; 空间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6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15 ;
摘要
以产业集聚发达、水网密集但水环境敏感性强的太湖流域为例,采用环境地理学的理念,选择地貌特征、水质目标、水体通达性、清水通道、现状水质等要素作为表征水环境容量的评价因子,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水环境容量进行分区评价;通过空间叠加分析,依据水环境容量支撑强度和产业集聚污染压力的对应关系,分别划分农业、工业集聚空间优化类型区.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地域差异性大,呈现从东北沿江地区向西南沿湖地区逐步递减的格局,而产业集聚引起的污染总体上以太湖、滆湖及长荡湖沿岸乡镇分布较多,与水环境容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不相吻合.农业集聚空间优化要重点调整太湖一级保护区、滆湖、长荡湖沿岸区域的农业发展,优化调整太湖二级保护区及南部山丘岗地区,一般调整常州、无锡、苏州的市区的农业发展;工业集聚空间优化要重点调整常州、无锡和苏州中心城区,优化调整太湖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以及重点调整区的外围,一般调整乡镇工业集中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530 / 15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图们江地区水环境容量及其对区域开发的影响研究 [J].
田卫 ;
俞穆清 ;
刘桂琴 .
地理科学, 1998, (02) :74-80
[22]   大型工业区的环境问题管理:中东欧和前苏联的问题与举措 [J].
RobertCoyle .
产业与环境(中文版), 1997, (04) :45-47
[23]   中国河流水环境容量区划研究 [J].
鲍全盛,王华东,曹利军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2) :87-91
[24]   北京市工业布局环境评价模型研究 [J].
王念棋,梁涛 .
环境保护, 1995, (02) :33-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