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中上扬子地区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65
作者:
陈洪德
庞林
倪新锋
郝毅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层序地层格架;
物质聚集;
油气勘探;
海相地层;
中上扬子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勘探力度的加大,中上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优势日显突出。在建立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指出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层主要是上震旦统陡山沱组(Z2ds)(SS1-TST),-C1下部(SS3-TST),上奥陶统五峰组(O3w)及S1下部(SS7-LST,TST),中二叠统栖霞组(P2q)(SS12-TST),P3(SS13-TST),除O3w产于SS7-LST,其余主力烃源岩均形成于超层序的海侵体系域;区域性主力储集层主要包括上震旦统灯影组(Z2d)(SS2-HST),-C2,-C3(SS4-HST),C2(SS11-HST),中二叠统茅口组(P2m)(SS12-HST),上二叠统长兴组(P3ch)-T1,T2(SS13-TST,HST),通常与超层序的高水位期相一致;区域盖层的分布与区域烃源层的分布基本一致,但要比区域性烃源岩的类型丰富,其发育和分布主要形成于二级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最后指出礁滩相灰岩—白云化或白云岩—古岩溶为最有利储层,古隆起+后期构造—岩性地层复合圈闭为最有利部位,川东北—鄂西地区(两边一台)及川东南—黔中—鄂西南地区(一边一台)为勘探目标优选区,川东南—黔北、鄂西—渝东地区下组合较有希望取得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