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地区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65
作者
陈洪德
庞林
倪新锋
郝毅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层序地层格架; 物质聚集; 油气勘探; 海相地层; 中上扬子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勘探力度的加大,中上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优势日显突出。在建立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指出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层主要是上震旦统陡山沱组(Z2ds)(SS1-TST),-C1下部(SS3-TST),上奥陶统五峰组(O3w)及S1下部(SS7-LST,TST),中二叠统栖霞组(P2q)(SS12-TST),P3(SS13-TST),除O3w产于SS7-LST,其余主力烃源岩均形成于超层序的海侵体系域;区域性主力储集层主要包括上震旦统灯影组(Z2d)(SS2-HST),-C2,-C3(SS4-HST),C2(SS11-HST),中二叠统茅口组(P2m)(SS12-HST),上二叠统长兴组(P3ch)-T1,T2(SS13-TST,HST),通常与超层序的高水位期相一致;区域盖层的分布与区域烃源层的分布基本一致,但要比区域性烃源岩的类型丰富,其发育和分布主要形成于二级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最后指出礁滩相灰岩—白云化或白云岩—古岩溶为最有利储层,古隆起+后期构造—岩性地层复合圈闭为最有利部位,川东北—鄂西地区(两边一台)及川东南—黔中—鄂西南地区(一边一台)为勘探目标优选区,川东南—黔北、鄂西—渝东地区下组合较有希望取得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特点与勘探方向 [J].
肖开华 ;
沃玉进 ;
周雁 ;
田海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16-325
[2]   中国南方古生界层序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类型及特征 [J].
陈洪德 ;
覃建雄 ;
田景春 ;
周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62-69
[3]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主要研究方向 [J].
蔡立国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6) :634-636
[4]   中国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J].
窦立荣 ;
王一刚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5) :419-425
[5]   华南海相下组合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勘探 [J].
陈洪德 ;
倪新锋 ;
田景春 ;
韦东晓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70-377
[6]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期沉积特征与沉积格局 [J].
马永生 ;
牟传龙 ;
郭旭升 ;
谭钦银 ;
余谦 .
地质论评, 2006, (01) :25-29+153
[7]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规律、勘探方法与远景预测 [J].
王一刚 ;
刘划一 ;
文应初 ;
杨雨 ;
张静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14-19+12
[8]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勘探现状及建议 [J].
王根海 .
石油学报, 2000, (05) :1-7
[9]   中上扬子北缘中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特征 [J].
刘光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70-75
[10]   加里东期华南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 [J].
陈洪德 ;
侯明才 ;
许效松 ;
田景春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