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特点与勘探方向

被引:63
作者
肖开华
沃玉进
周雁
田海芹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成藏特点; 成藏模式; 勘探方向; 中国南方海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中国南方地层经历了多旋回构造运动与强烈后期改造,中、古生界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成藏、保存和破坏经历了多期阶段式发展和演化的复杂过程。以四川盆地为代表的构造相对稳定、保存条件好的地区,具有多源供烃、早期聚集、油气转化、晚期定型的特点;中、下扬子中、新生界覆盖区,具有二次生烃、晚期成藏的特点;湘鄂西、滇黔桂等碳酸盐岩裸露区,则表现为早期生烃、后期破坏改造的特点。依据生烃期的早晚以及油气在完成初次聚集后至最终成藏定型是否突破了原始封闭体系,南方海相油气成藏模式可划分为原生型、次生型和再生型3种类型。依据不同地区的成藏条件与特点,南方海相领域的油气勘探应按重点展开、力求突破和区域侦察3个层次进行,即重点展开四川盆地区,力求突破黔西北地区、中扬子江汉平原南部及下扬子句容、海安地区,区域侦察黔南、滇桂及湘鄂西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16 / 3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组合类型与勘探前景 [J].
沃玉进 ;
肖开华 ;
周雁 ;
杨志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11-16
[2]   也谈威远气田的气源——与戴金星院士商榷 [J].
张虎权 ;
卫平生 ;
张景廉 .
天然气工业, 2005, (07) :4-7+12
[3]   中国气藏主要形成、定型于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J].
王庭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26-132
[4]   断裂在盐城朱家墩气藏成藏中的作用 [J].
刘东鹰 ;
邬冬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4) :5-6+28
[5]   中国气田的成藏特征分析 [J].
王庭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2) :103-110
[6]   天然气与石油成藏条件差异及中国气田成藏模式 [J].
王庭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2) :79-86
[7]   南方海相油气保存条件评价和勘探决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郭彤楼 ;
楼章华 ;
马永生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1) :3-9
[8]   叠合盆地油气系统研究方法——以中国南方中、古生界为例 [J].
赵宗举 ;
朱琰 ;
王根海 ;
徐云俊 ;
冯加良 .
石油学报, 2002, (01) :11-18+7
[9]   威远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与成藏探讨 [J].
罗啸泉 ;
郭东晓 ;
蓝江华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1, (04) :54-60
[10]   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思路 [J].
戴少武 ;
贺自爱 ;
王津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3) :195-20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