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树脂和活性炭对气体中苯的吸附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启芬 [1 ]
龙超 [1 ,2 ]
刘鹏 [1 ]
钱洪明 [2 ]
李爱民 [1 ,2 ]
机构
[1]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2] 江苏省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吸附树脂; 活性炭; 苯蒸汽; Dubinin-Astakov方程;
D O I
10.16026/j.cnki.iea.2009.02.003
中图分类号
O647.31 [吸附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304 ; 081704 ;
摘要
采用了动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吸附树脂NDA-201和椰壳型活性炭C1对苯蒸汽的吸附行为。对吸附平衡数据采用Dubinin-Astakov方程进行了拟合分析,并根据吸附剂孔结构特征探讨了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吸附剂的苯吸附等温线存在交叉现象,对高浓度苯蒸汽吸附治理可采用NDA-201树脂,低浓度则采用椰壳型活性炭C1;Dubinin-Astakov方程能用来对两种吸附剂的等温线进行拟合,表明吸附剂的微孔区域对吸附起着重要作用。微孔体积计算值的比较和特征曲线叠合的程度说明了Polanyi吸附势理论更适合于描述椰壳型活性炭C1对苯的吸附,这可能是由于椰壳型活性炭C1的孔分布集中于微孔区,而NDA-201树脂除了微孔外还有一定量的中孔和大孔。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J].
樊奇 ;
羌宁 .
四川环境, 2005, (04) :40-44+49
[2]   活性炭纤维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及其等温线的拟合 [J].
黄正宏 ;
康飞宇 ;
杨骏兵 ;
梁开明 ;
黄爱萍 .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1, (06) :487-493
[3]   活性炭纤维的表面结构及其吸附模式 [J].
陈宏健 ;
张静 ;
李启东 .
环境化学, 1999, (03) :238-243
[4]  
吸附法气体分离.[M].(美)杨(Yang;R.T.)著;王树森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