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0省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34
作者
王卉彤 [1 ]
王妙平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
[2]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时空格局; 人口消费; 灰色关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本文对1995-2007年我国30省区碳排放量和碳排放类型的时空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了11个省区1997-2007年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研究时序内(1995-2007年),我国30省区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类型都呈现出明显的、一致的阶段性,即1995-2001年的变化不大,2002-2007年的碳排放量急速增长、碳排放类型发生显著变化。在造成碳排放量急速增长、碳排放类型发生显著变化的三因素(人均消费、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中,人均消费与碳排放量的关联度最大,对碳排放量的解释作用最大;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次之。因此,结合"十二五"期间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将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首要任务,我国除在生产领域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外,还应通过政府引领、社会组织积极推进、公民广泛参与发展低碳消费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刘兰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04
[2]   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于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98-102
[3]   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 [J].
张雷 ;
黄园淅 ;
李艳梅 ;
程晓凌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211-217
[4]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5]   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 [J].
胡初枝 ;
黄贤金 ;
钟太洋 ;
谭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38-42
[6]   灰色斜率关联度的改进模型 [J].
孙玉刚 ;
党耀国 .
统计与决策, 2007, (15) :12-13
[7]   人文发展的基本需要分析及其在国际气候制度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能源与碳排放需要为例 [J].
潘家华 ;
朱仙丽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23-30
[8]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 [J].
徐国泉 ;
刘则渊 ;
姜照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158-161
[9]   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J].
魏一鸣 ;
范英 ;
王毅 ;
刘兰翠 ;
梁巧梅 ;
吴刚 ;
曹明奎 ;
黄耀 ;
王绍强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1) :15-20
[10]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 [J].
张雷 .
地理研究, 2006, (0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