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南黄海盆地青岛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地震属性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1
作者:
林年添
[1
]
高登辉
[2
]
孙剑
[3
]
魏立杰
[1
]
彭杰
[1
]
机构:
[1]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山东中煤物探测量总公司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青岛坳陷;
二叠系;
三叠系;
地震属性分析;
地层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新一轮的战略性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在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新近系之下发现了疑似海相地层的有效地震反射,但因针对海相地层的勘探程度低(无井、地震测线稀)等原因,其地层属性至今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青岛坳陷有限的钻井资料,结合新采集有限的二维地震资料,对青岛坳陷二叠系、三叠系进行了地震属性提取及分析,认为其地震属性特征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和大隆组总体表现为中—强振幅、偏低频、平行—近平行较密集地震反射;下三叠统下青龙组为中振幅、中—高频、平行—近平行密集地震反射;下三叠统上青龙组则为弱振幅或空白反射、低—中频、平行—近平行地震反射。预测上二叠统及中-下三叠统主要残存分布于青岛坳陷东侧靠近崂山隆起及勿南沙隆起的部位,并据此推测在崂山隆起及勿南沙隆起区可能残存,是值得探索的勘探领域。对于钻井稀少的低勘探程度区,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及地震属性特征来识别与预测勘探目的层的分布,对于早期勘探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87 / 995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