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红壤旱地氮素平衡特征

被引:10
作者
崔键 [1 ]
周静 [2 ]
马友华 [1 ]
何圆球 [2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红壤; 旱地; 氮素平衡;
D O I
10.13758/j.cnki.tr.2008.03.014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我国红壤旱地普遍具有"酸、瘦、黏、板"的特点,N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和作物营养的必需元素,对作物产量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N素过量又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危及人类的健康。本文通过对红壤地区N素平衡的特征分析和探讨表明,我国红壤早地1991—2005年N素年收入为N 143.7~614.9 kg/hm2,年支出N素为N 40~688 kg/hm2,年际N素盈余为N-70.0~237.6 kg/hm2,最高盈余达N 1061.7 kg/hm2。其中,N素年收入以肥料N为主,平均占总收入的82.4%;年支出以作物带走最多,平均占总输出的65.8%。
引用
收藏
页码:372 / 3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南京郊区番茄地中氮肥的气态氮损失 [J].
曹兵 ;
贺发云 ;
徐秋明 ;
尹斌 ;
蔡贵信 .
土壤学报, 2006, (01) :62-68
[2]   典型红壤丘陵区土壤氮素含量及其分布的演变规律 [J].
刘守龙 ;
黄道友 ;
吴金水 ;
黄敏 ;
肖和艾 ;
宋变兰 ;
苏以荣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1) :12-17
[3]   长期试验地红壤与潮土的矿化和硝化作用特征比较 [J].
范晓晖 ;
孙永红 ;
林德喜 ;
孟爱民 ;
钦绳武 .
土壤通报, 2005, (05) :34-36
[4]   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农田氨挥发损失 [J].
张玉铭 ;
胡春胜 ;
董文旭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3) :417-419
[5]   典型大气污染物在不同下垫面上干沉积速率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 [J].
张艳 ;
王体健 ;
胡正义 ;
徐成凯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4) :591-604
[6]   红壤旱地不同种植方式物质循环与调控 [J].
何园球 ;
吴大付 ;
李成亮 ;
王兴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1547-1551
[7]   土壤颗粒组成与固定态铵之间的关系 [J].
张崇玉 ;
李生秀 .
土壤学报, 2004, (04) :649-654
[8]   湖南省主要旱耕地土壤的固定态铵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J].
万大娟 ;
张杨珠 ;
冯跃华 ;
黄运湘 .
土壤学报, 2004, (03) :480-483
[9]   红壤坡地耕作模式与水土流失监测初报 [J].
林学军 ;
谭仕彦 .
广西农学报, 2003, (S1) :50-53+42
[10]   稻田氮肥的氨挥发损失与稻季大气氮的湿沉降 [J].
苏成国 ;
尹斌 ;
朱兆良 ;
沈其荣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884-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