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运河水系主要污染物通量特征研究

被引:24
作者
陈永娟
庞树江
耿润哲
王晓燕
鲍林林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环境与旅游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污染物通量;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空间分布特征; 北运河;
D O I
10.13671/j.hjkxxb.2014.1056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对北运河水系的水质进行季节性监测,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将北运河29个采样监测点分为3种不同污染类别,对各类别分别进行污染源解析,并进一步估算了年径流量和主要污染物的年负荷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北运河水质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和耗氧有机物;按污染轻重,在空间上分可划分为3种类别:轻污染区位于天津地区,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非点源污染,其次来自生活废水排放和上游工业废水排放;中污染区位于北运河北京段下游区域,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排放,其次为生活废水排放和农业非点源污染;重污染区为北京段上游区域,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放.TN、NH+4-N、COD的负荷主要来源于重污染区的情况和中污染区的凉水河,两条河流TN、NH+4-N、COD输入量分别占总负荷输入量的30.22%和27.32%,32.02%和26.27%,34.17%和21.22%.TP负荷主要来自于清河、小中河,分别占总输入量的31.00%、26.36%.北运河中超过50%的TN、NH+4-N、COD污染负荷由轻污染区-天津地区农业灌溉输出.加强对北运河支流附近污水处理的管理力度,可作为治理北运河污染问题的首要措施,同时天津地区的污水灌溉所带来的环境风险应该予以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2167 / 21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北京北运河水系水质污染特征及污染来源分析 [J].
荆红卫 ;
张志刚 ;
郭婧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02) :319-327
[2]   滏阳河主要水环境污染物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J].
李文赞 ;
李叙勇 ;
王慧亮 ;
苏静君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11) :2814-2819
[3]   北运河流域地表水化学特征变化分析 [J].
姜体胜 ;
孙艳伟 ;
杨忠山 ;
张若琳 ;
黄振芳 ;
王明玉 .
灌溉排水学报, 2012, 31 (05) :82-86+107
[4]   北运河系地表水近10年来水质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郭婧 ;
荆红卫 ;
李金香 ;
李令军 .
环境科学, 2012, 33 (05) :1511-1518
[5]  
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析[J]. 黄金良,黄亚玲,李青生,周增荣,冯媛,张祯宇.环境科学. 2012(04)
[6]  
北运河下游典型河网区水体中氮磷分布与富营养化评价[J]. 单保庆,菅宇翔,唐文忠,张洪.环境科学. 2012(02)
[7]   北运河下游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非点源氮素输出规律 [J].
张汪寿 ;
李晓秀 ;
王晓燕 ;
任万平 ;
李建辉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12) :2698-2706
[8]  
北运河下游典型灌渠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分布特征[J]. 李楠,单保庆,张洪,张景来.环境科学. 2010(12)
[9]  
论北运河复航与可持续发展[J]. 王俊安,郑大伟,张广利,郝瑞霞,李冬,张杰.中国水运(学术版). 2007(03)
[10]   淮河干流水质断面污染物年通量估算 [J].
王晖 .
水资源保护, 2004, (06)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