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健康评价

被引:12
作者
王旭熙 [1 ,2 ]
彭立 [1 ]
苏春江 [1 ]
马宇翔 [1 ,3 ]
徐定德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四川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
关键词
生态环境健康; 综合评价; PCA分析; 城镇化; 长江经济带;
D O I
10.16339/j.cnki.hdxbzkb.2015.12.021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将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核心议题.本文以长江经济带的3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环境压力、状态、恢复潜力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熵权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城市生态环境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长江下游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整体高于长江中游和上游.根据长江沿江36个城市生态环境各指标的差异,借助PCA排序对其进行分类,将36个城市大致分为六大类型.最后,利用相关分析探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压力、状态、恢复潜力等指标的关联性,了解城镇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压力呈现指数曲线变化;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间生态环境与城镇化的耦合特征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PRED系统综合评价——以大连为例 [J].
郑德凤 ;
臧正 ;
张雨 ;
孙才志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3) :364-374
[2]   不同区域尺度产业转移实证研究及相关论争综述 [J].
雒海潮 ;
苗长虹 ;
李国梁 .
人文地理, 2014, (01) :1-8
[3]   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 [J].
赵琳 ;
徐廷廷 ;
徐长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7) :846-851
[4]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新模型及应用——以天津市为例 [J].
赵帅 ;
柴立和 ;
李鹏飞 ;
程宏鑫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4) :1173-1179
[5]   基于熵权法和VIKOR法的公共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 [J].
胡芳 ;
刘志华 ;
李树丞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9 (04) :83-86
[6]   应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J].
伍新木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10) :1157-1158
[7]   西宁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陈克龙 ;
苏茂新 ;
李双成 ;
卢京花 ;
陈英玉 ;
张斐 ;
刘志杰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214-222
[8]   重庆都市圈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J].
官冬杰 ;
苏维词 ;
周继霞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4) :102-106+120
[9]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苏美蓉 ;
杨志峰 ;
王红瑞 ;
杨晓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12) :2072-2079
[10]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J].
桑燕鸿 ;
陈新庚 ;
吴仁海 ;
彭晓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7) :1280-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