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2740人1992至2002年腹部肥胖变化

被引:6
作者
刘军
赵冬
王薇
李岩
刘静
孙佳艺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
关键词
肥胖; 腹部; 患病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2740人1992至2002年10年间腰围平均水平和腹部肥胖患病率的变化情况。方法 1992年在北京大学社区和首钢地区35~64岁人群中进行基线危险因素调查并建立了心血管病研究队列。2002年对参加第一次危险因素调查的人(45~74岁)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了第二次危险因素调查,对两次调查资料完整的2740人的腰围水平进行分析。结果男性腰围平均水平从83.7 cm 增加到87.9 cm,增加了5.0%,各年龄组增加幅度相似;女性腰围平均水平从76.5cm 增加到82.3 cm,增加了7.5%。10年间女性腰围平均水平增加幅度高于男性。男性腹部肥胖患病率从21.2%增加到36.7%,其中年轻组(35~44岁)增加最多;女性腹部肥胖患病率从13.6%增加到33.9%,其中35~44岁组和45~54岁组增加幅度最多。基线腰围水平在最低四分位和最高四分位水平者,10年后近70%仍维持在同样的档次。结论 10年间北京地区人群腰围的平均水平和腹部肥胖的患病率均明显增加,以35~44岁年龄组人群增加最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7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05)
[2]   1992至2002年间中国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变化 [J].
马冠生 ;
李艳平 ;
武阳丰 ;
翟凤英 ;
崔朝辉 ;
胡小琪 ;
栾德春 ;
胡永华 ;
杨晓光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5, (05) :17-21
[3]   中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 [J].
武阳丰 ;
马冠生 ;
胡永华 ;
李艳平 ;
李贤 ;
崔朝辉 ;
陈春明 ;
孔灵芝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5, (05) :22-26
[4]   中国35~64岁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发病危险预测模型的前瞻性研究 [J].
王薇 ;
赵冬 ;
刘静 ;
吴桂贤 ;
曾哲淳 ;
刘军 ;
秦兰萍 ;
孙佳艺 ;
吴兆苏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12) :25-31
[5]   我国中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武阳丰周北凡陶寿淇吴锡桂杨军李莹赵连成谢高强我国人群心血管病发病趋势预测及世纪预防策略研究协作组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1) :16-20+3
[6]   防治肥胖刻不容缓 [J].
陈春明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1, (05) :4-5
[7]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春明,孔灵芝主编, 2006
[8]   Fifteen-year changes in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in Finnish adults [J].
Lahti-Koski, Marjaana ;
Harald, Kennet ;
Mannisto, Satu ;
Laatikainen, Tiina ;
Jousilahti, Pekka .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 REHABILITATION, 2007, 14 (03) :39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