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降水特征与西太副高关系的若干统计

被引:31
作者
王秀荣 [1 ]
王维国 [1 ]
刘还珠 [1 ]
王宏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北京地区; 降水时空特征; 区域性强降水日; 各西太副高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北京地区20个测站1975—2004年降水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定义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各指数资料,对北京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西太副高的统计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降水分布不均匀,降水量大值区主要位于怀柔、平谷等中部山区,呈现东部和南部降水多,西部和北部降水少的分布形势。其夏季降水占年降水量的72.5%,其中,北京东部和南部的降水季节性特征比西部和北部更显著。(2)北京地区各站每年平均大雨以上的降水日数在3~8天之内;北京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与中雨以上的各量级降水日数都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大雨日数降水的贡献,其次是暴雨日数。(3)北京地区年降水有连枯、连丰、枯丰交替的年际变化特征;其夏季降水有弱的准2年的周期振荡。(4)近30年来,随着年代演变,西太副高对北京地区夏季降水的作用有增强趋势。(5)北京区域性强降水日主要出现在7、8月份,约占总区域强降水日数的72%。其中有45.5%的区域强降水日与西太副高影响有关,特别是西太副高与西风槽共同作用的形势约占94.8%。(6)当西太副高平均脊线位于31.6°N,120°E处,西伸脊点位于110.6°E处,副高5880 gpm等高线北界位于37.1°N,120°E处,以及西风槽中点位于108.8°E,40°N,槽线北端位于46.6°N,槽底位于34.8°N时,最有利于北京出现区域强降水。
引用
收藏
页码:822 / 8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河套及邻近地区530年旱涝基本气候特征与演变 [J].
李茜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 2007, (04) :716-723
[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北京区域性暴雨的个例分析 [J].
刘还珠 ;
王维国 ;
邵明轩 ;
王秀荣 .
大气科学, 2007, (04) :727-734
[3]   影响北京夏季降水异常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J].
何敏 ;
林建 ;
韩荣青 .
气象, 2007, (06) :89-95
[4]   云南汛期旱涝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段长春 ;
朱勇 ;
尤卫红 .
高原气象, 2007, (02) :402-408
[5]   三江源地区近50年降水变化分析 [J].
唐红玉 ;
杨小丹 ;
王希娟 ;
史津梅 ;
徐亮 .
高原气象 , 2007, (01) :47-54
[6]   贵州夏季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分析 [J].
伍红雨 ;
王谦谦 .
高原气象, 2006, (06) :1120-1126
[7]   辽宁汛期降水异常的环流因子分析 [J].
杨文艳 ;
王谦谦 .
高原气象, 2006, (05) :969-974
[8]   陕西汛期降水时空分布及典型旱涝年环流特征 [J].
肖科丽 ;
赵国令 ;
王越 ;
胡春娟 .
气象科技, 2006, (04) :410-414
[9]   近40年来甘肃省降水的变化特征 [J].
林纾 ;
陆登荣 .
高原气象, 2004, (06) :898-904
[10]   西北地区近40年年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分析 [J].
黄玉霞 ;
李栋梁 ;
王宝鉴 ;
何金梅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2) :24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