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被引:11
作者
程小倪 [1 ,2 ]
黄良民 [1 ]
谭烨辉 [1 ]
黄小平 [1 ]
刘华雪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流沙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2006~2007年4个航次对流沙湾海域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及时空分布、优势种及季节演替、总细胞数的时空分布、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以及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5属159种,隶属4个门。主要生态类群有广温种和暖水种,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是全年的优势种。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细胞数为1.51×104/L~9.03×105/L,年平均数为1.56×105/L,呈现典型的双峰型周年变动模式。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为1.11~4.09,平均值3.03,均匀度指数为0.37~0.98,平均值0.80,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结构比较稳定。流沙湾海域浮游植物受到营养盐、N/P、浮游动物等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粤东柘林湾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种群生态学 [J].
黄长江 ;
王超 ;
董巧香 ;
林小苹 .
生态学报, 2007, (01) :142-151
[2]   厦门西海域一次中肋骨条藻赤潮与水文气象的关系 [J].
蓝虹 ;
许昆灿 ;
张世民 ;
刘志勇 ;
苏荣 .
海洋预报, 2004, (04) :93-99
[3]   莱州湾浮游植物分布特征 [J].
马建新 ;
郑振虎 ;
李云平 ;
邢红艳 ;
刘义豪 .
海洋湖沼通报, 2002, (04) :63-67
[4]   胶州湾中肋骨条藻赤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霍文毅 ;
俞志明 ;
邹景忠 ;
宋秀贤 ;
郝建华 .
海洋与湖沼, 2001, (03) :311-318
[5]   湄洲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质污染关系分析 [J].
李延风 .
农村生态环境, 1999, (04) :28-31
[6]   厦门同安湾浮游植物变化的初步研究 [J].
杜庆红 .
海洋通报, 1996, (06) :20-26
[7]   大亚湾核电站邻近水域春季浮游植物的分布及其小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J].
杨清良 ;
林金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1) :102-113
[8]   大连湾赤潮生物——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态初探 [J].
黄文祥 ;
沈亮夫 ;
朱琳 .
海洋环境科学, 1989, (02) :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