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潮中浒苔的抗逆能力和药物灭杀效果初探

被引:15
作者
孙修涛
王翔宇
汪文俊
王飞久
刘淇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浒苔; 温度; 盐度; pH; 消毒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对2008年青岛海域规模较大的绿潮中的藻类——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进行了抗逆和药物灭杀实验。实验了盐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和70)、温度(15、20、25、30和40℃)、黑暗、酸度(pH1、pH2、pH3、pH4、pH6、pH9和pH10)4个理化环境因子对浒苔的影响;试验了生石灰(100、200、400、800、1600、3200和10000μmol/L)、硫酸铜(5、10、20、40、80、160、320和640μmol/L)、1种含氯消毒剂(15.63,31.25,62.50,125.00,250.00,500.00,1000.00和2000.00μl/L)以及7种除草剂对浒苔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浒苔在7d内能够忍受0~60盐度,只在盐度70条件下,出现约15%的藻体变色现象。15~25℃下7d,浒苔色泽没有明显变化,30℃对浒苔有抑制作用,3d部分藻体变软,外缘部分由绿变黄,10d后有少部分变黄的藻体因色素分解而变白死亡;在40℃下40h部分开始因藻体叶绿素分解而变黄,2d后部分变软,有腐烂的迹象,7d后少量变白死亡,大多数藻体仍然较正常,14d时30%死亡,约40%藻体正常,另30%藻体介于二者之间。完全黑暗中的浒苔48h部分开始变黄,72h加重,7d时几乎全部变黄抑制明显。pH6时浒苔较正常,其余各组均有抑制作用。生石灰10000μmol/L组的浒苔20h后50%因藻体叶绿素分解而变黄,48h后各组浒苔均不同程度地变黄变白。硫酸铜640μmol/L组的浒苔在24h后颜色变浅绿,而后一直到7d时未见进一步变化,该组的硫酸铜已处于过饱和状态。含氯消毒剂对浒苔的24h和48hLC50均为262.39μl/L,其95%置信区间均为216.21~312.06μl/L。浒苔是一种具有极强抗逆能力的海洋植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生活史的初步研究 [J].
王晓坤 ;
马家海 ;
叶道才 ;
陈孝德 .
海洋通报, 2007, (05) :112-116
[2]   浅论浒苔的开发与利用 [J].
林文庭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 (09) :23-25
[3]   东海绿藻缘管浒苔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J].
何清 ;
胡晓波 ;
周峙苗 ;
王小燕 .
海洋科学, 2006, (01) :34-38
[4]  
海藻学概论.[M].李伟新;朱仲嘉等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5]  
中国经济海藻志.[M].曾呈奎等编著;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