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交通干线周围可吸入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性

被引:20
作者
杨仪方
钱枫
张慧峰
边森
唐玉佳
机构
[1]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PM10; 粒径分布; 微观形貌; 因子分析; 源解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Anderson撞击法分级采样器于2009年3~6月对北京市航天桥周围可吸入大气颗粒物进行分级采样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谱仪(EDS)观察测量样品的微观形貌及元素相对含量.根据形貌及元素含量,9类颗粒物被识别.利用等离子电感耦合质谱仪(ICP-MS)对颗粒物中的主要元素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发现交通干线周围大气PM10中Ca、Mg、Fe等元素质量浓度随粒径减小而减小,Pb、Zn、Ni、Hg等元素的浓度却随粒径减小而增大,粒径小于3.3μm的颗粒Pb,Hg,Zn浓度增加更为显著.利用FA(因子分析)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交通干线周围大气颗粒物组成中,建筑及自然扬尘贡献率最大占44.0%;汽车尾气及交通道路尘贡献率次之占28.1%.
引用
收藏
页码:962 / 9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枣庄市大气颗粒物扫描电镜分析和来源识别 [J].
刘田 ;
裴宗平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34 (02) :151-155+174
[2]   济南城区空气污染对呼吸道疾病门诊量的影响 [J].
王艳 ;
张宜升 ;
李欣鹏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8, (06) :571-576
[3]   北京市铁路站场大气颗粒物的特征与来源分析 [J].
牛牧晨 ;
任福民 ;
周玉松 ;
张玉磊 ;
高明 .
环境工程, 2007, (05) :78-81+5
[4]   因子分析法解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PM10的来源 [J].
邹本东 ;
徐子优 ;
华蕾 ;
韩玉朴 ;
董淑英 ;
鹿海峰 .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2) :79-85
[5]   城市大气中颗粒物的研究现状及健康效应 [J].
王平利 ;
戴春雷 ;
张成江 .
中国环境监测, 2005, (01) :83-87
[6]  
长沙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源解析[D]. 李彩霞.湖南大学 2008
[7]  
夏季三类天气过程中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组成和来源的单颗粒分析[A]. 李金香,董树平,虞统,李海军,冯鹏.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8]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物理化学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邵龙义等, 2006
[9]   Phase partitioning of aerosol constituents in cloud based on single-particle and bulk analysis [J].
Gieray, R ;
Wieser, P ;
Engelhardt, T ;
Swietlicki, E ;
Hansson, HC ;
Mentes, B ;
Orsini, D ;
Martinsson, B ;
Svenningsson, B ;
Noone, KJ ;
Heintzenberg, J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7, 31 (16) :249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