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协商的政治合法性功能——基于连氏市民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

被引:9
作者
何包钢 [1 ]
吴进进 [2 ]
机构
[1]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全球事务与公共政策系
[2]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协商感知; 政治信任; 廉洁度认知; 公共服务满意度;
D O I
10.14167/j.zjss.2016.09.004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中,协商民主具有政治合法性功能。协商民主实践在中国地方政府方兴未艾,然而少有研究运用调查数据探讨地方政府采用协商民主的政治合法性动机。本文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同样出于维护政策合法性与政治信任的考虑推动不同形式的协商民主实践。本文基于2013年针对全国36个主要城市的连氏市民调查数据,通过大样本数据分析,检验了市民的公共协商感知对其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协商感知显著提高了市民的政治满意度、政府清廉度感知和公共服务满意度,这一发现表明政府征求公众意见这一公共协商实践的确可以起到改善公众政治认同感的作用。我们还进一步检验了教育程度和党员身份对公民公共协商感知与政治态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不仅表明教育程度增强了公共协商感知对公民政治认同的积极作用,还发现党员身份的调节作用并不存在。最后,本文还发现了公共协商对公民政治信任"消极"影响的作用机制,公众的公共协商态度显著降低了公共服务满意度和政治清廉度感知对政治信任的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8+157 +15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实证研究 [J].
张光 ;
吴进进 .
中国青年研究, 2015, (04) :85-91
[2]   民主、公正还是绩效?——中国地方政府合法性及其来源分析 [J].
马得勇 ;
王正绪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3) :122-138
[3]  
协商民主[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澳) 何包钢, 2008
[4]   Can Informed Public Deliberation Overcome Clientelism?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Benin [J].
Fujiwara, Thomas ;
Wantchekon, Leonard .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 2013, 5 (04) :241-255
[5]  
The effects of direct voting and deliberation on legitimacy belief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small group decision-making[J] . Mikael Persson,Peter Esaiasson,Mikael Gilljam. Europe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2012 (3)
[6]  
Authoritarian Deliberation: The Deliberative Turn in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J] . Baogang He,Mark E. Warren.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 2011 (2)
[7]  
DELIBERATIVE DEMOCRATIC THEORY[J] . Simone Chamber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 2003
[8]  
Habermas in the Lab: A Study of Deliberation in an Experimental Setting[J] . TracySulkin,Adam F.Simon. Political Psychology . 2002 (4)
[9]  
Multiple Indicators in Survey Research: The Concept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J] . George I. Balch. Political Methodology . 197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