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93
作者
颜志雷 [1 ,2 ]
方宇 [1 ]
陈济琛 [1 ]
王飞 [1 ]
何春梅 [1 ]
林新坚 [1 ,2 ]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紫云英; 水稻; 养分; 微生物学特性; 土壤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是南方稻区主要的冬种绿肥作物。本研究通过紫云英-化肥配施比例不同对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化肥的合理施用量,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投入。【方法】紫云英—水稻长期轮作定位试验始于2009年,试验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紫云英和化肥,CK),全量化肥(100%F),紫云英18000 kg/hm2+全量化肥(MV+100%F),紫云英18000 kg/hm2+60%化肥(MV+60%F),单施紫云英18000 kg/hm2(MV)。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2012年10月份于水稻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微生物量碳氮、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1)与单施化肥相比,在翻压紫云英的条件下,化肥减量40%,对水稻产量没有影响,紫云英可替代部分化肥,达到减少化肥用量,保持产量的目的。2)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与100%F处理相比,化肥结合翻压紫云英和单施紫云英处理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施肥模式对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无显著影响。与100%F处理相比,MV+100%F处理土壤的有效氮含量显著提高;与100%F处理相比,MV和MV+60%F处理的速效磷含量显著减少;100%F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pH无显著影响。3)100%F、MV+100%F处理的细菌数量较CK分别增加了102.3%、138.8%,而MV+60%F和MV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说明细菌对土壤养分有很强的依赖性。单施化肥或单施紫云英都不利于真菌和放线菌的生长,而化肥与翻压紫云英配合能显著提高其数量。4)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氮、磷、钾养分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较大,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主要受NH+4-N的影响。5)与100%F处理相比,化肥配施紫云英可以显著提高微生物生物碳量(SMBC)和微生物生物氮量(SMBN)的含量。6)除了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总体表现为紫云英与化肥混施大于单施化肥或紫云英。7)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氮素的相关性最强。土壤转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与水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转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大小可作为衡量水稻产量多少的依据之一。【结论】MV+60%F处理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能够减少40%的化肥用量,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培肥模式。单施化肥不利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的积累,同时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酶活的提高。MV+60%F培肥模式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值得推广并有待今后进一步观察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1151 / 11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不同复种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周春火 ;
潘晓华 ;
吴建富 ;
石庆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 (02) :304-311
[2]   长期稻-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高菊生 ;
徐明岗 ;
董春华 ;
黄晶 ;
曹卫东 ;
曾希柏 ;
文石林 ;
聂军 .
作物学报, 2013, 39 (02) :343-349
[3]   种植利用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J].
张珺穜 ;
曹卫东 ;
徐昌旭 ;
刘佳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2, (01) :19-25
[4]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J].
杨曾平 ;
高菊生 ;
郑圣先 ;
聂军 ;
徐明岗 ;
谢坚 ;
廖育林 .
土壤, 2011, 43 (04) :576-583
[5]   长期冬种绿肥对双季稻种植下红壤性水稻土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价 [J].
杨曾平 ;
徐明岗 ;
聂军 ;
郑圣先 ;
高菊生 ;
谢坚 ;
廖育林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3) :92-97+102
[6]   翻压绿肥后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J].
徐昌旭 ;
谢志坚 ;
曹卫东 ;
许政良 ;
苏全平 ;
李水荣 ;
王云 ;
秦文婧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 (03) :35-39
[7]   长期施用绿肥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李继明 ;
黄庆海 ;
袁天佑 ;
曹金华 ;
余喜初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3) :563-570
[8]   秸秆还田少免耕对冲积土微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J].
刘定辉 ;
舒丽 ;
陈强 ;
陈尚洪 ;
陈红琳 ;
朱钟麟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 (02) :158-162
[9]   翻压紫云英后化肥用量对稻田养分动态变化及产量效应的影响 [J].
吕玉虎 ;
潘兹亮 ;
王琴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03) :174-178
[10]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硝态氮的可行性研究 [J].
黄玉芳 ;
叶优良 ;
杨素勤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02)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