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诉讼法学30年理论创新回顾
被引: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闵春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霍海红
机构
: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来源
:
当代法学
|
2009年
/ 23卷
/ 01期
关键词
:
诉讼法学;
理论创新;
价值;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6 ;
摘要
:
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的诉讼法学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表现在:研究领域上,诉讼法学研究视野不断拓宽,学术版图不断拓展,学科体系逐步完善;研究内容上,注重加强对诉讼法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深入探究,并瞄准学科前沿,着眼理论创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研究方法上,突破了传统注释法学的束缚,研究的内容不仅局限于诉讼法典的规定,既丰富了诉讼学理论,又有效地引领了司法实践。由于篇幅所限,现仅对其中一些突出的理论研究成果加以介绍。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证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闵春雷
[J].
法学研究,
2008,
30
(05)
: 139
-
148
[2]
刑事程序中公民权利的宪法保护[J]. 陈永生.刑事法评论. 2007(01)
[3]
刑事和解的几个问题
宋英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宋英辉
[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7,
(02)
: 12
-
13
[4]
审前程序中的程序性辩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闵春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铭
[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6,
(06)
: 104
-
110
[5]
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J].
中国法学,
2006,
(05)
: 15
-
30
[6]
刑事和解初探
陈光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陈光中
葛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葛琳
[J].
中国法学,
2006,
(05)
: 3
-
14
[7]
刑事诉讼司法审查制度的内外机制条件探析
刘根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刘根菊
黄新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黄新民
[J].
政法论丛,
2006,
(01)
: 90
-
93
[8]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从被害人民事权益保障视角的思考
廖中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廖中洪
[J].
现代法学,
2005,
(01)
: 145
-
150
[9]
程序性辩护之初步考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 12
-
21
[10]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适用
陈光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陈光中
张小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张小玲
[J].
政治与法律,
2005,
(01)
: 101
-
111
←
1
2
3
4
→
共 37 条
[1]
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证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闵春雷
[J].
法学研究,
2008,
30
(05)
: 139
-
148
[2]
刑事程序中公民权利的宪法保护[J]. 陈永生.刑事法评论. 2007(01)
[3]
刑事和解的几个问题
宋英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宋英辉
[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7,
(02)
: 12
-
13
[4]
审前程序中的程序性辩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闵春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铭
[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6,
(06)
: 104
-
110
[5]
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J].
中国法学,
2006,
(05)
: 15
-
30
[6]
刑事和解初探
陈光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陈光中
葛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葛琳
[J].
中国法学,
2006,
(05)
: 3
-
14
[7]
刑事诉讼司法审查制度的内外机制条件探析
刘根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刘根菊
黄新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黄新民
[J].
政法论丛,
2006,
(01)
: 90
-
93
[8]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从被害人民事权益保障视角的思考
廖中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廖中洪
[J].
现代法学,
2005,
(01)
: 145
-
150
[9]
程序性辩护之初步考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 12
-
21
[10]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适用
陈光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陈光中
张小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张小玲
[J].
政治与法律,
2005,
(01)
: 101
-
111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