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刑治毒”刑事政策之法社会学思考

被引:51
作者
何荣功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毒品犯罪; “重刑治毒”刑事政策; 滥用毒品行为; 刑法理性;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5.05.030
中图分类号
D90-052 [法律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我国"重刑治毒"刑事政策全面体现在刑事立法与司法之中,但其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我国毒品犯罪的严峻态势,相反却阻碍了我国毒品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和我国死刑制度的改革,弱化了人民法院的司法属性。滥用毒品行为既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是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和需求层次提升受阻产生的副产品。"重刑治毒"既缺乏合理性,也缺乏可操作性。毒品犯罪与滥用毒品之间具有紧密的正比例联系。我国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理性认识毒品犯罪的生成机理,并将国家治理毒品犯罪的重心前移至减少滥用毒品(包括减少存量和防止增量)的环节。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3]   文化模式中的宗教 [J].
陈树林 .
世界宗教研究, 2009, (03) :1-9
[4]   毒品犯罪的法经济学分析 [J].
郑永红 .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 (02) :34-37
[5]   推定的界限及适用 [J].
龙宗智 .
法学研究, 2008, (01) :106-125
[6]   毒品犯罪规律的新认识及禁毒策略的思考 [J].
郑蜀饶 .
法律适用, 2007, (12) :47-49
[7]   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 [J].
孙笑侠 .
法学, 1998, (08) :35-37
[8]  
明确形势任务 统一思想认识 不断开创毒品犯罪审判工作新局面[N]. 程勇,陈群安.人民法院报. 2014 (001)
[9]  
勿陷新型毒品误区[N]. 周跃五.人民日报. 2011 (019)
[10]  
死刑改革之路[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赵秉志,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