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集体行动中的信息传播研究——以小陶村“新河”污染事件为例

被引:2
作者
易前良
林雯
机构
[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系
关键词
乡村; 集体行动; 信息传播;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2.07.004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借鉴罗杰斯的乡村创新扩散的研究成果,从"认知-说服-行动-认知再建构"等四个阶段对小陶村的集体行动进行实证考察,以探究转型中国乡村集体行动中信息传播的特点。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乡村集体行动呈现出与城市不同的特点,在认知和说服阶段人际传播发挥了主要作用。但在行动阶段,高规格媒体的介入直接改变了行动的结果,并且,媒体介入重新型塑行动者的认知,改变了村民的归因与预期。可见,为推动乡村的良性发展,大众传媒应更多地关切乡村的利益诉求与表达。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 [J].
罗亚娟 .
学海, 2010, (02) :91-97
[2]   社会的喉舌:中国城市报纸如何再现公共议题 [J].
曾繁旭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 16 (03) :93-100+110
[3]   转型中国环境报道的功能分析——“新社会运动”中的社会动员 [J].
孙玮 .
国际新闻界, 2009, (01) :118-122
[4]   认同感政治:西方新社会运动述评 [J].
何平立 .
探索与争鸣, 2007, (09) :65-70
[5]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 [J].
冯仕政 .
国外社会科学, 2003, (05) :66-70
[6]  
抗争政治[M]. 译林出版社 , (美) 蒂利 (Tilly, 2010
[7]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鼎新著, 2006
[8]  
创新的扩散[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EverettM.Rogers)著, 2002
[9]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华夏出版社 , (美)乔纳森·特纳(JonathanH.Turner)著, 2001
[10]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