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模拟研究
被引:5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有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吴荣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里下河地区;
气候研究和预报模型;
微物理参数化方案;
暴雨模拟;
对比分析;
D O I:
10.13577/j.jnd.2014.0521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WRFV3.4模式中9种微物理过程方案对1991年7月6日02时-7日08时(北京时)里下河地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着重分析了不同微物理过程方案模拟的降水的数量特征、时空分布及雨区范围等方面,并将模拟结果与降水显著的6个测站的实测值进行了相关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微物理过程方案模拟的24 h累积降水量的降水带均呈西南—东北走向,强降水中心主要位于里下河地区,各方案基本模拟出了雨带的走向、降水落区,但降水强度以及降水中心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差。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Kessler方案对建湖和宝应地区降水的模拟效果较好,WSM5方案对高邮和扬州地区降水的模拟效果较好,WSM3方案对兴化地区降水的模拟效果较好,WDM6方案对泰州地区的降水模拟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7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WRF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黑河流域降水模拟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 2013, (03) : 462 - 46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江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王可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基于GIS的精细化暴雨致灾预警指标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13, 22 (02) : 136 - 143陈海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杨诗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许浩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孔照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黄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张玮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
- [3] WRF模式中微物理和积云参数化方案的对比试验[J]. 热带气象学报, 2012, 28 (04) : 461 - 47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雪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夏北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新一代中尺度预报模式(WRF)国内应用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11) : 1191 - 119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马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候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
- [5] WRF模式对澳洲一次热带深对流系统的模拟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3) : 287 - 29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银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金莲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WRF模式中的微物理过程及其预报对比试验[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06) : 1 - 6闫之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邓莲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 [7] 福建暴雨洪灾时空变化与区域划分的初步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07, (06) : 1 - 7陈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重点实验室王静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WRF模式微物理方案对强降水预报的影响[J]. 科技信息, 2007, (23) : 17 - 20牛俊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闫之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气象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10] Impact of Cloud Microphysic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iling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 in a Simulated Squall Line: Comparison of One- and Two-Moment Schemes[J]. MONTHLY WEATHER REVIEW, 2009, 137 (03) : 991 - 1007Morrison, H.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Natl Ctr Atmospher Res, Boulder, CO 80307 USA Natl Ctr Atmospher Res, Boulder, CO 80307 USAThompson, G.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Natl Ctr Atmospher Res, Boulder, CO 80307 USA Natl Ctr Atmospher Res, Boulder, CO 80307 USATatarskii, V.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Georgia Inst Technol, Sch Earth & Atmospher Sci, Atlanta, GA 30332 USA Natl Ctr Atmospher Res, Boulder, CO 80307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