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沼泽沉积脂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特征

被引:22
作者
段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关键词
甘南沼泽; 脂类化合物; 生源; 成岩作用; 甘肃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2.06.003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寒冷潮湿高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沼泽泥炭中脂类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组成、来源和成岩过程。结果表明,正构烷烃、正构烯烃、正构脂肪酸、直链烷基酮和直链烷基醇都由长链组分所构成,这些长链组分来自草本植物,并且得到它们单体碳同位素证据的支持。丰富的奥利烯醇和羽扇烷醇均起源于陆源高等植物。存在很少报道过的一系列藿醇化合物,它们起源于细菌。甾酮和甾醇都以C29组分为主,C28和C29组分主要来自高等植物,而C27组分则具有一个细菌源。无奇偶优势的短链正构烷烃、细菌起源的脂肪酸(C14、C15、异构和不饱和脂肪酸)、直链烷基-2-酮、藿类和一些甾酮的存在,都说明在这种沉积环境中沉积有机质已经历了强烈的细菌改造作用;甾烯酮和甾烯醇分别向它们烷烃的化学和生物化学转化也十分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525 / 5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甘南沼泽泥炭中五环三萜酮系列化合物的检出 [J].
段毅 .
科学通报, 2001, (11) :960-962
[2]   南沙海域中大陆坡沉积物中甾醇的地球化学研究 [J].
段毅 ;
崔明中 ;
马兰华 .
地球化学, 1998, (01) :74-80
[3]   我国海洋沉降颗粒物质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Ⅰ.有机质通量及烃类化合物和脂肪酸分布特征 [J].
段毅 ;
崔明中 ;
罗斌杰 ;
宋金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5) :442-446
[4]   我国海洋沉降颗粒物质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Ⅱ.酮、醛和醇脂类化合物组成特征的地球化学意义 [J].
段毅 ;
崔明中 ;
马兰花 ;
宋金明 ;
周世新 ;
罗斌杰 .
科学通报, 1997, (19) :2086-2090
[5]   甘南沼泽沉积物中胡敏酸和干酪根的化学特性及地球化学意义 [J].
段毅,罗斌杰,郑国东,杨醒华 .
沉积学报, 1996, (02) :133-138
[6]   南沙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及地化意义 [J].
段毅 ;
罗斌杰 ;
徐雁前 ;
马兰花 .
海洋与湖沼, 1996, (03) :258-263
[7]   南沙海洋沉积物中脂肪酸地球化学研究 [J].
段毅,罗斌杰,钱吉盛,徐雁前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2) :23-31
[8]   沼泽沉积物中单体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研究 [J].
段毅 ;
文启彬 ;
罗斌杰 .
科学通报, 1995, (19) :1791-1794
[9]   南沙海洋沉积物中醇化合物的成因 [J].
段毅,罗斌杰,陈宁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5, (02) :123-127
[10]   现代沼泽沉积物中五环三萜类的组成特征 [J].
段毅 ;
罗斌杰 ;
惠荣耀 .
沉积学报, 1993, (03) :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