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法治之理”

被引:11
作者
陈金钊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研究院
关键词
法治之理; 法治中国;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法治意识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治之理是以实现公平正义、权利自由、和谐秩序为目标,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律方法为手段的政治行为之理;它也是一种尊重法律规则和程序,理性运用和有效约制权力,并根据法律进行思维的法治意识形态。对于传统中国以权力为中心的政治行为方式来说,强化意识形态中的法治之理,属于观念层面的变革。在思维过程中讲究法治之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的先决条件。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用法治之理打量中国,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供符合实际的理论支撑,进而把发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方式常态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用“法治之理”塑造中国法理学 [J].
陈金钊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 30 (03) :1-12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所展现的战略定力 [J].
陈金钊 .
法学论坛, 2015, 30 (01) :5-12
[3]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系论纲 [J].
姜伟 .
中国法学, 2014, (06) :25-39
[4]   论改革与法治的关系 [J].
王乐泉 .
中国法学, 2014, (06) :20-24
[5]   法治共识形成的难题——对当代中国“法治思潮”的观察 [J].
陈金钊 .
法学论坛, 2014, 29 (03) :57-72
[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 学习出版社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 2014
[7]  
法律的故事[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美) 赞恩 (Zane, 2011
[8]  
法律意识的实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俄)伊·亚·伊林(Иван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ИлЬин)著, 2005
[9]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 1988
[10]  
抓住关键少数,带动依法治国 .2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02/c1114226082.htm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