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参与规模问题分析

被引:2
作者
生阳阳
陈岑
机构
[1] 西华师范大学
关键词
公共事务; 治理; 参与; 规模;
D O I
10.16653/j.cnki.32-1034/f.2018.016.037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治理蕴含民主,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体现了民主的内涵。公共治理的参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治理的效果,但规模大小与治理效果并非对应关系,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最佳规模。公共治理的参与规模应是适应性的,规模中个体的参与能力直接影响民主治理水平,因此,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和提高参与能力比迷思于规模问题更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西方治理理论的精神实质——基于前治理理论统构视角 [J].
赵春雷 ;
高和荣 .
南京社会科学, 2017, (04) :80-87
[2]   不同规模养殖户畜禽污染治理政策接受意愿分析——基于选择试验方法 [J].
潘丹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 22 (03) :188-197
[3]   不同规模合作社的治理模式 [J].
孔祥智 .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5, (11) :45-45
[4]   群体规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于集体行动理论 [J].
杨光华 ;
贺东航 ;
朱春燕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11) :80-86+111
[6]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 俞可平.理论参考. 2014 (02)
[7]   如何看治理与民主的关系——加快发展民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J].
王长江 .
人民论坛, 2013, (36) :50-51
[8]   经由“参与”获致“治理”——参与式治理与杭州“民主促民生”机制研究报告 [J].
赵光勇 ;
赵红峰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02) :33-39
[9]   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概念界说 [J].
周义程 .
南京社会科学, 2007, (01) :77-82
[10]  
规模与治理——以北极为例,浅谈国际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A]. 孙豫宁.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