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研究

被引:16
作者
李锡明
王涟
韩雪莲
机构
[1]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遗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国人血管紧张素原 (angiotensinogen,AGT)基因的蛋白产物 M2 35 T、血管紧张素 - 型受体 (AT1 R)基因的蛋白产物 A116 6 C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ACE)基因 I/ D多态性与高血压病 (hypertension,HT)的关系。方法 用 PCR以及 PCR加酶解方法检测了 16 1例 HT患者及 134名健康人 (normotensive controls,NT) ACE I/ D基因多态性、AGTM2 35 T及 AT1 R A116 6 C突变 ,并检测了血清 ACE活性。结果  HT组 ACE I/ D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 I为 0 .5 71,D为 0 .42 9,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与 NT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6 0岁 HT组 D等位基因频率 (0 .45 7)显著高于 NT组 (0 .35 8,P<0 .0 5 )。 HT组与 NT组的 AGT2 35 T分别为 0 .813及 0 .832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AT1 RA116 6 C的 C等位基因频率 HT组为 0 .0 2 1,NT组为 0 .0 5 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在 <6 0岁 NT组 AGTM2 35 T显著高于 NT组。两组中均发现 ACE基因型与血清 ACE活性相关。HT组 DD- TT及 ID- TT联合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D等位基因及 AGT2 35 T对于 HT早期发病可能有重要意义 ,DD- TT及 ID- TT基因型人群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高危人群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人群ACE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序列测定 [J].
谈红 ;
张国元 ;
黄超 ;
朱奎 ;
潘其兴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999, (03) :17-20
[2]   中国汉族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J].
胡爱华 ;
周文郁 ;
刘怡雯 ;
周宪梁 ;
王文 ;
崔兆强 ;
刘力生 .
高血压杂志, 1998, (03) :13-15
[3]   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与中国人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关系 [J].
项坤三 ;
郑泰山 ;
孙多奇 ;
李杰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998, (01) :12-15
[4]   PCR血液模板DNA提取方法探讨 [J].
黄俊军,周新,哈黛文 .
临床检验杂志, 1995, (04) :192-192
[5]  
Angiotensinogen Gene and Hypertension in Chinese. Niu T, Xu X, Rogus J, et al.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 1998